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磬筆難書的意思、磬筆難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磬筆難書的解釋

極言事實多,即使用完筆也難寫全。磬,通“ 罄 ”。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八章四:“他們在分發到戰區以後,所經曆的各種艱難痛苦,那真是磬筆難書。”磬,一本作“ 罄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磬筆難書”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存在兩種不同解釋,需根據權威來源綜合辨析:

一、主流含義及出處

  1. 核心釋義
    形容事實或罪行極多,用盡筆墨也難以寫完。其中“磬”通“罄”,意為“盡”()。

  2. 經典出處

    • 源自《呂氏春秋·明理》:“此皆亂國之所生也,不能勝數,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
    • 《舊唐書·李密傳》進一步引申:“磬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3. 用法場景
    多用于描述罪狀、惡行或複雜事件的數量龐大,如曆史文獻中批判暴政時的修辭手法。

二、其他解釋辨析

部分現代詞典(如、3)提出“形容寫作需要極用心力”的含義,可能與“罄竹難書”的誤用或引申有關。但根據古籍記載和權威文獻(漢典、呂氏春秋等),該解釋缺乏直接出處支撐,建議以主流含義為準。

三、常見混淆提醒

需注意與成語“罄竹難書”的關聯:兩者均以“難以寫完”為核心,但“罄竹難書”更側重罪行(竹指竹簡),而“磬筆難書”側重事實的龐雜(筆代指書寫工具)。部分場景下可通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磬筆難書》的意思

《磬筆難書》是一個成語,意為用最精妙的法子也很難寫得好,形容文筆極高超。它是指用普通的毛筆難以寫出一種特殊的筆畫,要求極高的書法水平。

拆分部首和筆畫

《磬筆難書》由“石(矢)”、“米”、“竹”、“竹”、“手”五個部首組成。它共包含17個筆畫。

來源

《磬筆難書》最早見于《晉書·祖逖傳》:“蓋逖少時,詣拓拔臣習射,劉真長往同,逖乳以炙肉之炭為磬,持竹菜如箭,中定有種,真以為神。”後來被引申為形容文筆高超、難以企及的意思。

繁體

《磬筆難書》是《磬筆難書》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在有所不同。根據當時的規範,繁體字《磬筆難書》可能以更繁瑣的筆畫來書寫。

例句

他的書法造詣很高,字字如磬筆難書。

組詞

磬筆難書并沒有常見的組詞形式。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文采斐然、文采高飛、彬彬有禮。

反義詞

反義詞包括:毛手毛腳、拙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