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稱因工事急迫而調發的役夫。 宋 蘇轼 《獎谕敕記》:“水及 徐州 城下……遂起急夫五千人,與武衛奉化牢城之士,晝夜雜作堤。”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一節:“役夫并無固定的時日規定,在春耕以前調發者稱‘春夫’,因工事急迫調發的稱‘急夫’。”
“急夫”是古代漢語中的特定稱謂,主要用于描述因緊急工事需求而被臨時調發的役夫。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該詞由“急”(緊迫)和“夫”(役夫)組成,指因工程時間緊迫被征調的勞動力,常見于水利、城牆修築等緊急公共工程中。
曆史背景與用途
宋代文獻記載,此類征調分為“春夫”(農閑時調發)和“急夫”(緊急情況調發)。例如蘇轼《獎谕敕記》提到徐州水患時,曾“起急夫五千人”參與防洪堤修築。
文獻例證
除蘇轼外,《中國通史》第四編也提及急夫制度,說明其作為古代勞役體系的一部分,反映了當時應對突發工程的人力調配方式。
詞語結構解析
“急”表緊迫性,“夫”指成年男性勞力,組合後特指緊急征召的工人,拼音為jí fū(注音:ㄐㄧˊ ㄈㄨ)。
該詞屬于曆史詞彙,現代已不常用,但在研究古代勞役制度時具有特定意義。如需更多例證或相關成語(如“急急忙忙”“急人所急”),可參考古籍或專業辭典。
《急夫》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催促丈夫做事情或者表示對丈夫的着急和焦慮。
《急夫》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心”和“弋”兩個部首。
它的總筆畫數為8畫。
《急夫》一詞的來源不詳。繁體字為「急夫」。
古時候,《急夫》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沒有較大的變化。
1. 妻子對丈夫說道:“你快點起床了,要遲到了!急夫急夫!”
2. 姐妹倆正等着丈夫們回家開年夜飯,但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她們開始急夫起來。
1. 急切:形容迫切和焦急。
2. 急脾氣:指性格急躁、容易發怒的人。
3. 急迫:形容非常着急和迫切。
1. 催促
2. 着急
3. 焦慮
1. 淡定
2. 冷靜
3. 安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