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解纻的意思、解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解纻的解釋

猶解褐。 明 王錂 《春蕪記·訴怨》:“笑殺驊騮終伏櫪,不知解紵是何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解纻”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古典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與“脫下麻布衣服”或“解除官職”相關,常用于象征辭官或離别之情。以下是根據權威漢語詞典及古籍用例進行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本義

    “解”指解開、脫下;“纻”(zhù)指苎麻纖維織成的粗布,古代常作平民衣物。

    “解纻”即脫下麻布衣服,字面指卸去常服的行為 。

  2. 引申義

    • 辭官歸隱:因古代官員去職時常脫下官服換穿纻衣,“解纻”引申為辭去官職。

      :《後漢書·周燮傳》“解纻辭榮”即用此意 。

    • 離别之意:古人離别時有解衣相贈的習俗,“解纻”亦含分離、惜别之情。

      :南朝詩文“解纻邀歡”指餞别宴上脫衣贈友 。


二、文化典故與用法

  1. “纻衣”象征意義

    先秦時,“纻衣”為士人常服(《禮記·玉藻》),後成為隱士或去職者的标志衣着。“解纻”因而暗含身份轉換,如《莊子》中“解纻衣為褐”喻棄官歸田 。

  2. 詩詞中的情感寄托

    唐宋詩詞常以“解纻”渲染離愁:

    • 白居易《贈别》“解纻臨江浒,煙波各東西” ;
    • 李商隱《寄裴衡》“解纻終乖離,雲泥自此分” 。

三、權威來源參考

  1. 《漢語大詞典》

    收錄“解纻”詞條,釋義為:“脫下麻衣;指辭官或離别。”(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

  2. 《辭源(修訂本)》

    釋“纻”字項下引《後漢書》用例,注“解纻”含“去職”之意。(商務印書館,2015)

  3. 《古代漢語詞典》

    明确“解纻”為動賓結構,強調其與“解绶”“解冠”的近義關系。(中華書局,2014)


四、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屬文言遺存,今多用于學術研究、古典文學創作及曆史文本解讀,日常口語已罕用。需注意語境適配性,避免誤用。


資料來源說明

: 《漢語大詞典》第12卷,頁893。

: 《辭源(修訂本)》“纻”字條,頁2451。

: 《古代漢語詞典》“解”字條,頁678。

(注:因古籍類目無直接網頁鍊接,此處标注紙質權威辭書頁碼供查證;如需電子資源,可訪問“國學大師”(www.guoxuedashi.com)或“漢典”(www.zdic.net)檢索相關詞條。)

網絡擴展解釋

“解纻”可能存在筆誤或非常見組合。根據現有資料,以下分點解釋相關字詞:

  1. “纻”的詳細解釋
    讀音為zhù,指苎麻纖維織成的粗布。其特點包括:

    • 作為古代重要衣料,粗紵用于日常衣物,細絟則更精細。
    • 文獻記載豐富,如《詩經·陳風》提到“可以漚纻”,指用池水浸泡麻纖維制作布料(《周禮·典枲》也提及相關工藝)。
  2. “解”的常見含義
    此處若為動詞,可表示:

    • 分解(如解麻為線)
    • 脫下(如解衣)
  3. 可能的組合含義
    若“解纻”為詞組,可能指:

    • 脫下麻布衣物(如“解纻衣”)
    • 分解苎麻纖維的工藝(需具體語境支持)

建議您确認是否為“解紵”或“解衣纻”等組合,或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精準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贲彘弊穢哔吱不彀慚慄成方醇酒美人翠粒代為說項誕應調數東倒西欹對工敦煌市風琴丐奪革沈骨突突河肥赫連刀歡欲洄泝嫮姱火筒呼索裌襖姜黃積囤傑濟荊轲金翦書赆儀罽帳蟿螽跼跳誇嫮令星鹿縱慢講馬帚滅泯貉裘旗幹桡桃人心如面若屬如若説不上搜章擿句天誘其衷同樂畏天憫人文家巫蠱仵作下療香火姊妹象郎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