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诘誅的意思、诘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诘誅的解釋

問罪并懲罰。《禮記·月令》:“﹝孟秋之月﹞詰誅暴慢,以明好惡。” 鄭玄 注:“詰,謂問其罪,窮治之也。” 唐 元稹 《苦雨》詩:“自顧方濩落,安能相詰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诘誅”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二、詳細解釋

  1. 批評與駁斥
    現代語境中,“诘誅”更側重對錯誤言行的揭露和批判,強調通過質問和邏輯反駁來糾正謬誤。

  2. 問罪與懲罰
    古代文獻中,“诘誅”常與法律或道德懲戒關聯。如《禮記·月令》提到“诘誅暴慢”,鄭玄注解為“問其罪,窮治之”,即徹底追究罪行并懲罰。

三、使用場景

四、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禮記》原文或權威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诘誅

《诘誅》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對錯誤、假冒、不實之事進行批駁、揭露和駁斥,是指用言辭或邏輯推理來駁斥謬誤。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讠讠

筆畫數:17畫

來源

《诘誅》一詞來源于《論語·子罕》中的一句話:“不诘,不覣,不慐,不慙。”意思是“不同斥責”, 後來演化為“诘責”、“駁斥”之意。

繁體

繁體字為:譏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為「詰責」。

例句

他诘誅了對方提出的荒謬理論。

經過诘誅,他的錯誤觀點終于被澄清了。

組詞

诘問、批诘、質诘。

近義詞

駁斥、批駁、批判。

反義詞

附和、認同、接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