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罪并惩罚。《礼记·月令》:“﹝孟秋之月﹞詰诛暴慢,以明好恶。” 郑玄 注:“詰,谓问其罪,穷治之也。” 唐 元稹 《苦雨》诗:“自顾方濩落,安能相詰诛?”
“诘诛”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批评与驳斥
现代语境中,“诘诛”更侧重对错误言行的揭露和批判,强调通过质问和逻辑反驳来纠正谬误。
问罪与惩罚
古代文献中,“诘诛”常与法律或道德惩戒关联。如《礼记·月令》提到“诘诛暴慢”,郑玄注解为“问其罪,穷治之”,即彻底追究罪行并惩罚。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礼记》原文或权威汉语词典。
《诘诛》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指对错误、假冒、不实之事进行批驳、揭露和驳斥,是指用言辞或逻辑推理来驳斥谬误。
拆分部首:讠讠
笔画数:17画
《诘诛》一词来源于《论语·子罕》中的一句话:“不诘,不覣,不慐,不慙。”意思是“不同斥责”, 后来演化为“诘责”、“驳斥”之意。
繁体字为:譏責
古代汉字写法为「詰責」。
他诘诛了对方提出的荒谬理论。
经过诘诛,他的错误观点终于被澄清了。
诘问、批诘、质诘。
驳斥、批驳、批判。
附和、认同、接受。
闇聋澳清碧峭草率阐述抽样调查点施调帖地窑恩戚烦察房金凡木废置福征刚直不阿干陬高秩灏露禾把黑画回春妙手灰烂绘饰嘉皇江月胶黉镌载康老子旷霁葵扇髡流繿缕流奔鹿醢纶组麦秋眊昏千载奇遇青鬟秦宫块砾青天曲誉失会湿淋淋收封授职惟贤耍弄闼门饕恶讨野火梯脔韦编三絶乌拉圭误失纤堕详较乡器小引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