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诘诛的意思、诘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诘诛的解释

问罪并惩罚。《礼记·月令》:“﹝孟秋之月﹞詰诛暴慢,以明好恶。” 郑玄 注:“詰,谓问其罪,穷治之也。” 唐 元稹 《苦雨》诗:“自顾方濩落,安能相詰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诘诛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诘”与“诛”二字组合而成,其含义需结合字源及古代文献用例综合考释。以下从权威汉语工具书及经典文献角度进行解释:


一、字义分解

  1. 诘(詰)

    《说文解字》释为“问也”,本义为追问、责问。引申为查究、追究之意,如《周礼·天官·小宰》“诘其不如令者”。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2. 本义为声讨、谴责,后扩展为惩罚、讨伐,如《论语·公冶长》“于予与何诛”。在法制语境中特指处决罪犯。

    来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二、复合词“诘诛”释义

“诘诛”属同义复合结构,强调通过责问与惩罚实现司法或军事制裁,常见于先秦两汉文献,核心含义为:

追究罪责并加以诛罚。其具体语境包括:

  1. 司法领域:审讯定罪后执行刑罚。

    例:《韩非子·难一》:“故设柙非所以备鼠也,所以使怯弱能服虎也;立法非所以避曾、史也,所以使庸主能止盗跖也……诘诛暴慢,明信必罚。”

    (此处指通过法律手段追究暴虐者罪责并诛杀。)

  2. 军事行动:声讨逆贼并剿灭。

    例:《逸周书·时训》:“立秋之日,凉风不至……国无严刑,则诘诛 不行。”

    (指对违法者缺乏严厉惩处,导致追究诛罚的制度无法施行。)


三、权威辞书释义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收录该词条,释为:

诘诛:究办罪责而诛杀。

引证:《韩非子·难一》:“设柙非所以备鼠也……诘诛暴慢,明信必罚。”


四、语义关联词对比


“诘诛”是古代汉语中表示通过责问追究罪行并施加诛罚的特定术语,多用于描述法制或征伐活动中的制裁行为,其语义核心在于“究罪”与“行刑”的统一性。

网络扩展解释

“诘诛”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二、详细解释

  1. 批评与驳斥
    现代语境中,“诘诛”更侧重对错误言行的揭露和批判,强调通过质问和逻辑反驳来纠正谬误。

  2. 问罪与惩罚
    古代文献中,“诘诛”常与法律或道德惩戒关联。如《礼记·月令》提到“诘诛暴慢”,郑玄注解为“问其罪,穷治之”,即彻底追究罪行并惩罚。

三、使用场景

四、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礼记》原文或权威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保命包韫背负避役驳落不数数柴油仇牛纯纯顿堡风力水车钢丝更号工业建筑顾租和亲花麻加冠羯鼓惊急里救提局躬刊校空悬捆闼老米饭揑杀不成团李后主流靡龙凤鼓臝虫面朋口友宓琴木谷捺硬谦避轻佻区分驱掠去失入林塞垣三智五猜神童沈翔视同陌路寺观松柏之客搜劫粟粒桃腮琬碑巍蟠文行巫鼓无姑无乖夏播相衔西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