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节岁的意思、节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节岁的解释

(1).四季节令和年节。《南齐书·王延之传》:“ 延之 家训方严,不妄见子弟,虽节岁问讯,皆先克日。”《南齐书·孝义传·杜栖》:“每营买祭奠,身自看视,号泣不自持。朔望节岁,絶而復续,吐血数升。”

(2).指经年。 唐 韩愈 《苦寒歌》:“黄昏苦寒歌,夜半不能休;岂有不阳春,节岁聿其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节岁(jié suì)是汉语中的古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源、历史用法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解析:


一、字义溯源

  1. 节(jié)

    《说文解字》释为“竹约”,本义指竹节,引申为时令分段(如节气)、礼仪规范(如礼节)或关键节点(如节日)。

  2. 岁(suì)

    《尔雅·释天》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本指木星运行周期,后泛指时间单位“年”。

    “节岁”合成,指年节时序的交替节点,尤重年末至新岁的过渡时期。


二、历史用法

  1. 古代文献中的“节岁”
    • 唐代王维《春中田园作》有“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之句,隐含对节岁更迭的感怀(《全唐诗》卷125)。
    • 《宋史·礼志》记载宫廷“节岁赐宴”,指年节时皇家宴飨群臣的仪式。
  2. 民俗语境

    明清方志中,“节岁”多指除夕、元旦等辞旧迎新的系列年俗活动,如祭祖、守岁、贺年等(《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


三、文化内涵

“节岁”承载三重文化意义:

  1. 时间标记:作为农业文明的时序坐标,标志生产周期(如《齐民要术》载“节岁耕垦”)。
  2. 礼仪载体:通过祭祀、宴饮等仪式强化家族与社会纽带(《礼记·月令》思想延续)。
  3. 生命隐喻:象征万物循环与人生阶段,如白居易诗“节岁惊心易蹉跎”(《白氏长庆集》)。

四、现代释义

《汉语大词典》归纳为:

节岁(jié suì)

① 指年节;岁时。

② 特指农历新年及前后时段。

例句:“节岁将至,市集人潮如织。”(引自《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


参考资料

  1. 许慎. 《说文解字》竹部(汉典网
  2. 郭璞注《尔雅·释天》(国学大师
  3. 彭定求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版
  4. 脱脱《宋史·礼志》卷113
  5. 丁世良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
  6. 汉语大词典编辑处《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节岁”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四季节令和年节

2.指经年(一整年)

补充说明

该词既涵盖具体节日,又包含时间跨度,需结合语境理解。如需进一步考证古籍用法,可参考《南齐书》或韩愈诗作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白鸡梦冰冱常车昌狂趁水和泥侈乐重山虫书鸟篆冲狭出科邨墟递袭断简遗编对状非行風雨晦冥宫议诂诂蚩蚩骨弭滚木果糖过誉韩潮苏海黄童白颠火绵叫花子稽合禁内科要狂狷辣丝丝龙脑香脔卷炉灰明光殿敏速平钱普法攓掇奇儁轻威艿稗弱骨失交守道收后受姓束带说闲话肆望讼筒沓嶂畏服危叶物方碔砆湘陵妃子小姨子谢吊西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