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善人。指有才德之士。《荀子·君道》:“故君人者,愛民而安,好士而榮,兩者無一焉而亡。《詩》曰:‘介人維藩,大師維垣。’此之謂也。”《爾雅·釋诂》:“介,善也。” 郭璞 注引《詩》:“介人維藩。”今本《詩·大雅·闆》作“價人”。
(2).武士,甲士。《宣和遺事》後集:“乃令介人引帝歸幕。”
“介人”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指有才德的善人
源自《爾雅·釋诂》“介,善也”,表示品德高尚、才能出衆的人。例如《荀子·君道》引《詩經》“介人維藩”,比喻賢能之士是國家的屏障。
指武士或甲士
古代文獻中,“介人”也指披甲的士兵。如《宣和遺事》後集提到“介人引帝歸幕”,此處“介人”即護衛的武士。
需注意,“介人”與“介紹人”無直接關聯,後者為現代常用詞,指引薦或擔保者。若需進一步考證古籍用例,可參考《漢書·諸侯王表》等文獻。
介人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jiè rén。它是由部首人和部首介組成。
部首解析:
人(rén)是有關人類的事物的意思。
介(jiè)是指連接、負責中間傳遞的意思。
筆畫分解:
介人一共包含7個筆畫。
字形來源:
介人的字形比較簡單,其形狀和現代常用的漢字比較相似。
繁體字形:
介人的繁體字形為「介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中,介人的字形可能會有一定的變化,但現代使用的字形基本保持不變。
例句:
他是一位善于介人的外交官,他的工作是連接各國之間的溝通。
組詞:
介人的相關組詞有:介紹、介意、介入、介紹信等。
近義詞:
介人的近義詞有:傳遞、連接、溝通。
反義詞:
介人的反義詞沒有一個明确的詞彙與之對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