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握持。指作為。 清 毛奇齡 《王鴻資<客中雜詠>序》:“今之為詩者,大率兵興之後,掣去制舉,無所挾揓,而後乃寄之於詩。”
“挾揓”是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其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補充說明
建議
若需更權威的釋義,可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專業辭書,或結合具體語境進一步分析。
挾揓(jiā chā)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扌”和“把”兩個部首組成,共計13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中。
在繁體字中,挾揓的寫法為“挾插”。
在古時候,挾揓這個漢字的寫法略有不同。在楷書中,挾的常用寫法是“夾”,而揓則寫作“叉”。當時的寫法與現代寫法相比有些許變化,但字義并沒有發生改變。
挾揓這個詞可以用于多種場景中,下面是一些例句:
1. 軍隊利用山勢挾揓敵軍,取得了全線勝利。
2. 在商業競争中,公司之間常常會采取挾揓對手的策略。
3. 他利用政治關系挾揓别人,謀取私利。
挾揓的組詞有:
1. 挾持:指控制、限制、逼迫他人。
2. 挾制:指通過某種手段或方式,對他人進行控制或限制。
3. 插入:指在某個物體中間或中間部分之間進行插入。
挾揓的近義詞有:
1. 夾持:指用力夾住,使其無法脫離。
2. 抓握:指用手抓住并握住。
3. 控制:指掌握或限制某人或某物。
挾揓的反義詞有:
1. 放松:指松開或解除對某人或某物的控制。
2. 釋放:指從抓住或掌握的狀态中釋放出來。
3. 放開:指松開緊抓住的物體或抓住的狀态。
總結起來,挾揓這個詞的意思是指用力夾持或控制某人或某物,使其無法自由行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