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驕王的意思、驕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驕王的解釋

驕傲縱恣的君王。《漢書·董仲舒傳》:“ 膠西王 亦上兄也,尤縱恣,數害吏二千石。 弘 乃言于上曰:‘獨 董仲舒 可使相 膠西王 。’……凡相兩國,輒事驕王,正身以率下,數上疏諫争,教令國中,所居而治。” 清 黃景仁 《董子讀書台》詩:“方以曲學顯,亦曰治《春秋》。再遣相驕王,不異豺虎投。”

謂興旺茂盛。 唐 孟郊 《夜憂》詩:“蒿蔓轉驕王,菱荇減嬋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驕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驕王”指驕傲縱恣的君王,多用于形容專橫跋扈、驕奢淫逸的統治者。該詞由“驕”(傲慢)和“王”(君主)組合而成,強調君主因權力膨脹而失去節制。

二、文獻例證

  1. 曆史記載
    《漢書·董仲舒傳》中提到董仲舒曾輔佐膠西王,稱其“辄事驕王”,即侍奉驕縱的君主,需以正直品行規勸約束。
  2. 詩詞引用
    清代黃景仁在《董子讀書台》詩中寫道:“再遣相驕王,不異豺虎投”,以“驕王”暗喻暴戾的統治者。

三、其他解釋

部分文獻(如唐代孟郊《夜憂》詩)中,“驕王”被引申為“興旺茂盛”之意,例如“蒿蔓轉驕王”形容草木繁盛。但此用法較為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四、用法示例

“驕王”核心含義聚焦于君主的驕縱性格,少數語境下可擴展至自然事物的繁盛狀态。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書》或相關詩詞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驕王的意思

“驕王”這個詞是指一個具有驕傲、自負、傲慢之心的君王或者統治者。他們以獨斷獨行、專橫跋扈的态度來統治下屬,不顧民衆的疾苦和需求。

拆分部首和筆畫

“驕王”由兩個漢字組成,拆分部首分别是馬和王,馬為左半部分部首,王為右半部分部首。總筆畫數為20個。

來源和繁體字

“驕王”一詞源于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如《資治通鑒》等曆史書籍中多有記載。在中國的古代文獻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繁體字“驕王”來表達這個概念。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驕王”的字形與現代略有不同。馬的部分有時會寫成“馬”,王的部分也有可能寫作“王”。這些差異主要是由于不同曆史時期和書寫風格的影響。

例句

1. 這位驕王統治者繼承了王位後,立即開始了一系列專橫跋扈的行為。

2. 那個國家的驕王标榜自己是上天選定的君主,但卻往往無視人民的利益。

組詞

驕情、驕奢淫逸、驕橫跋扈、驕縱橫行、驕陽、驕傲自大。

近義詞

*********、暴君、專制者、霸主、獨斷獨行者。

反義詞

謙遜者、智者、公正者、仁慈者、民主領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