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毒蟲。比喻禍害國家的奸佞。《後漢書·安帝紀贊》:“降奪儲嫡,開萌邪蠹。” 李賢 注:“儲嫡謂太子也。邪蠹謂 江京 等也。”
“邪蠹”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以下多層含義和用法:
字面構成
由“邪”和“蠹”組成:
核心含義
《後漢書》中記載:“降奪儲嫡,開萌邪蠹”,李賢注解釋為“邪蠹謂江京等也”,直接指向東漢時期禍亂朝政的奸臣。
“邪蠹”兼具抽象與具象意義,既可形容思想侵蝕,也可特指政治奸佞。其權威解釋需結合語境,日常使用更側重道德批判,而曆史文獻中多用于政治抨擊。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後漢書》或權威詞典。
邪蠹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邪”和“蠹”兩個字組成。其中,“邪”是由阝(邑)部和牙(牛)部組成的,表示邪惡、不正;“蠹”是由蟲部和疊(貳)部組成的,表示蟲蛀、侵害。
邪蠹這個詞的來源始于古代,最早出現在漢代文獻中,用以描述蟲蛀侵害和邪惡破壞的行為。邪蠹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邪蠹」,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差異。然而,在關于邪蠹這個詞的記載中,并沒有發現特定的古代漢字寫法。
1. 這本書的頁角被邪蠹咬了個洞。
2. 騙子就是邪蠹,利用别人的善良心理來實施欺騙。
組詞:邪惡、邪念、邪惡行為、蛀蟲。
近義詞:邪惡、腐朽、敗壞、惡毒。
反義詞:正直、善良、純潔、無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