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書·蒯通傳》:“必将嬰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 顔師古 注:“金以喻堅,湯喻沸熱不可近。”後以“固若金湯”謂城池、陣地堅固異常。《太平天囯故事歌謠選·黃鼎鳳巧打汾水》:“當 黃鼎鳳 鬧革命時,財主們認為 汾水 固若金湯,都搬到那裡去住。” 蕭華 《渡河東征》:“ ********* 吹噓的固若金湯的河防,被撕裂開幾道大口子。”參見“ 金城 ”、“ 湯池 ”。
“固若金湯”是漢語成語,形容防禦工事或陣地極其堅固,難以攻破。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核心含義
“金”指金屬鑄造的城牆,“湯”指滾燙的護城河。比喻防禦體系如金屬般堅硬,護城河如沸水般難以逾越,強調牢不可破的特性。
2. 出處與典故
最早見于《漢書·蒯通傳》:“必将嬰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原指秦末起義時期城池的防禦工事堅不可摧,後被提煉為成語。
3. 結構解析
4. 近義詞與反義詞
5. 用法與例句
該成語通過生動的比喻,将抽象的安全感具象化為“金屬城牆”和“沸水護城河”,是漢語中強調防禦堅固的經典表達。
《固若金湯》是一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某種物體或現象非常堅固穩定,如同金湯一般難以動搖。
《固若金湯》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囗”和“金”,其中“囗”為部首,表示圍合;“金”為另一個部首,表示金屬。這個成語共有15個筆畫。
《固若金湯》源自《荀子·勸學篇》:“故君子有不為者千金之固而固若金湯。”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君子有所堅守的時候,就像千金之財那樣堅固,就如同金湯一般堅不可摧。
繁體字寫作「固若金湯」。
根據繁體字「固若金湯」的寫法,可以推斷古時候對于《固若金湯》的書寫方式為「固若丹湯」,其中「丹」是一種顔色深紅的寶石,用來比喻金湯的堅固。
他的信仰是固若金湯的,無論遇到任何困難都不會動搖。
固若磐石、固若金身、金湯鐵壁。
穩如泰山、堅如磐石。
搖搖欲墜、一觸即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