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拖發的意思、拖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拖發的解釋

披散着頭發。謂任其自然,不加束飾。《淮南子·齊俗訓》:“ 胡貉 匈奴 之國,縱體拖髮,箕倨反言,而國不亡者,未必無禮也。” 高誘 注:“拖,縱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拖發”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主要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披散頭發,任其自然不加束飾。該用法最早見于《淮南子·齊俗訓》:“胡貉匈奴之國,縱體拖髮,箕倨反言,而國不亡者,未必無禮也。”東漢學者高誘注解為“拖,縱也”,即放任頭發自然垂落。

二、延伸解析

  1. 文化背景
    古代中原地區注重衣冠束發,而“拖發”常被用來描述邊疆民族(如匈奴)的習俗,體現文化差異。
  2. 單字釋義
    • 拖:本義為牽引、下垂(如“拖船”“拖辮子”),引申為放任、拖延(如“拖債”);
    • 發:指頭發,此處強調自然狀态。

三、注意其他解釋

部分資料(如)将“拖發”解釋為“拖延至最後一刻行動”,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是現代誤讀。建議以古籍及權威詞典釋義為準。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淮南子》原文及《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拖發

拖發(tuō fā)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某些頭發蓬亂、團結在一起,無法順利護理和整理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拖發的拼音“tuō”來自于其部首“手”(shǒu)和“頭”(tóu),并包括了5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拖發一詞最早見于《辭海》中,源自于民間口語。在繁體字中,拖發被寫作“拖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拖發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拖發的繁體字寫法“拖髮”中,“髮”字的右邊多有一撇,代表頭發亂的形象。

例句

1. 今天早上起床時,我看着鏡子裡的拖發,感到非常困擾。

2. 她懶得整理頭發,結果形成了一個可愛的拖發造型。

組詞

1. 拖沓(tuō tà):形容行動遲緩,拖延。

2. 梳理(shū lǐ):整理頭發以使之順滑。

近義詞

1. 散發(sàn fā):形容頭發組成松散、不規則的狀态。

2. 雜亂(zá luàn):形容無序、混亂的狀态。

反義詞

整理(zhěng lǐ):相反的意思,指将頭發整齊有序地處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