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蘭摧玉折的意思、蘭摧玉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蘭摧玉折的解釋

[premature death of a virtuous or gifted individual] 蘭草衰敗,美玉折斷。比喻賢才的夭折死亡。後多用為哀悼人不幸早夭

毛伯成既負其才氣,常稱“甯為蘭摧玉折,不作蕭敷艾榮”。—— 南朝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詳細解釋

比喻賢者喪亡。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毛伯成 既負其才氣,常稱‘寧為蘭摧玉折,不作蕭敷艾榮。’” 唐 劉知幾 《史通·直書》:“寧為蘭摧玉折,不作瓦礫長存。” 清 王韬 《淞隱漫錄·華璘姑》:“嗚呼!始則蘭摧玉折,終則璧合珠圓,一死一生,其情愈深。” 程善之 《和孟碩<獄中詩>》之三:“蘭摧玉折話伊誰,躑躅迷陽吾道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蘭摧玉折”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lán cuī yù zhé,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出處與典故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典故:東晉名士毛伯成(毛玄)以才氣自負,曾言“甯為蘭摧玉折,不作蕭敷艾榮”,意為甯願像蘭花、美玉般高潔而夭折,也不願像蕭、艾等雜草般茂盛卻低賤地生存。


二、本義與引申義

  1. 本義:
    象征高潔的蘭花被摧殘,珍貴的美玉被折斷,比喻為保持貞潔、氣節而犧牲生命。

  2. 引申義:
    後多用于哀悼賢才或品德高尚者的不幸早逝,表達對其英年早逝的惋惜。
    (例如:“蘭摧玉折,實難為情”——明代張岱《祭伯凝八弟文》)


三、結構與用法


四、文化意象

此成語既體現古代文人對氣節的追求,也承載了對生命無常的感慨,常用于文學、悼念等莊重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蘭摧玉折的意思

《蘭摧玉折》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比喻美麗珍貴的東西被破壞或毀滅。它常用來形容珍貴的東西在某種外力或内力的作用下遭到破壞或毀損,使人感到非常痛心和惋惜。

拆分部首和筆畫

《蘭摧玉折》這個成語由三個漢字組成。拆分部首為:

共拆分為四個部首。

根據《康熙字典》,這個成語的總筆畫數為29劃。分别是:

總計29劃。

來源和繁體

《蘭摧玉折》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小雅·谷風》:“冀民于倫,蘭摧玉折。”其中的蘭摧玉折一詞意為蘭被摧折,玉被破碎,表達了對社會秩序和人情道德破敗的憂慮。

在繁體漢字中,蘭摧玉折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蘭摧玉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蘭摧玉折的寫法可能有些許差異。例如,《康熙字典》中對于“折”的古字寫作“讁”。不過,現代标準漢字寫法中的蘭摧玉折保持不變。

例句

1. 這個古玉器居然被人摔碎了,真是蘭摧玉折。

2. 這幅畫本來是一件藝術品,卻遭到惡意損毀,簡直是蘭摧玉折。

3. 少年這樣粗暴對待美好的事物,簡直是蘭摧玉折。

組詞

1. 蘭花:指蘭科植物,常被人們用作觀賞或用于制作香料。

2. 玉器:指由玉石制作的器皿或裝飾品。

3. 折磨:指精神或肉體上的痛苦和折磨。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糟踏、破碎、損毀

反義詞:完好、完整、保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