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印書館的意思、商務印書館的詳細解釋
商務印書館的解釋
中國近現代出版業中曆史最久的出版機構。1897年夏瑞芳等創辦于上海。初為印刷機構。1902年張元濟進館後,轉向出版。出版各類教科書、兒童讀物、工具書、期刊等。1954年總館遷至北京,主要出版中外語文工具書和外國社會科學的學術著作。
詞語分解
- 商務的解釋 有關商業的事務商務代表詳細解釋商業上的事務。 鄭觀應 《盛世危言·商務》:“總辦為公司領袖,如不熟識商務,則不能知人善任。”
- 書館的解釋 .古代教授初學之所。 漢 王充 《論衡·自紀》:“八歲出於書館。書館小僮百人以上,皆以過失袒謫,或以書丑得鞭。 充 書日進,又無過失。手書既成,辭師受《論語》、《尚書》,日諷千字。”《新唐書·後妃傳
網絡擴展解釋
商務印書館是中國近現代出版業中曆史最悠久、影響深遠的出版機構。以下從多個維度綜合其核心信息:
1.創立與發展曆程
- 創立背景:1897年由夏瑞芳、鮑鹹恩等人在上海創辦,初期以印刷業務為主,後逐步轉向出版領域。
- 關鍵轉折:1902年張元濟加入後,推動其成為現代出版機構,确立了“昌明教育、開啟民智”的宗旨,并編譯教科書及學術著作。
2.曆史地位與文化貢獻
- “近代文化雙子星”:與北京大學齊名,被譽為中國近代文化發展的兩大标杆。
- 代表性出版物:
- 工具書:《辭源》《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被稱為“工具書王國”。
- 學術著作:“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等,推動西學東漸與學術傳播。
- 教育類圖書:早期編印英文教材《華英初階》,引領新式教育。
3.技術革新與行業影響
- 印刷技術先驅:率先采用紙型印刷(1900)、珂羅版(1907)、電鍍銅版(1912)等先進技術,推動中國印刷業現代化。
- 規模與影響力:至20世紀30年代,已出版圖書超8000種,涵蓋教科書、期刊、古籍等多個領域,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
4.曆史劫難與精神傳承
- 抗戰時期:1932年遭日軍轟炸,東方圖書館46萬餘冊藏書被毀,但仍堅持“為國難而犧牲,為文化而奮鬥”的信念,持續出版。
- 機構變遷:1954年總館遷至北京,現為國有重點出版單位,持續承擔學術與文化傳播使命。
5.當代定位
- 目前主要出版中外語文工具書、社會科學著作及數字化産品,被譽為“學術出版重鎮”。截至2025年,累計出版書刊超5萬種,成為中國民族出版的标杆。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事件或出版物目錄,(郵票志號2017-4)及(商務印書館曆史陳列館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商務印書館》的意思
《商務印書館》是中國一家知名的出版機構,成立于1902年,總部位于北京。它是一個以出版圖書為主要業務的商業印刷機構。《商務印書館》緻力于出版各類文化書籍和學術著作,涵蓋了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多個領域。
拆分部首和筆畫
《商務印書館》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四個部分:商(shāng)、務(wù)、印(yìn)、書(shū)。它們的部首分别是"⺈"(丷)、"⺍"(⺍)、"⺡"(卩)和"⺊"(一),總筆畫數分别為5、4、9和4。
來源
商務印書館于1902年由孫文、劉師培等人在上海創辦。最初是為了解決中國廣大師生獲取圖書的需要。在成立初期,它以印刷中英文教科書為主,後來逐漸擴大了出版範圍,成為了一家綜合性出版機構。
繁體
《商務印書館》的繁體字為「商務印書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商務印書館這個詞的漢字寫法并不完全相同。其中,“商”字在《說文解字》中的寫法為“商”,古籍《爾雅》中的寫法為“商”。而“務”字在古籍《爾雅》中的寫法為“務”,在《說文解字》中的寫法為“務”。印和書的古代寫法與現在基本一緻。
例句
1. 我在商務印書館買了一本新出版的小說。
2. 商務印書館在中國出版界有着很高的聲譽。
組詞
商務、印書、圖書、出版、學術
近義詞
商務出版社、圖書出版社
反義詞
非商務印書館、非出版機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