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球運動的意思、冰球運動的詳細解釋
冰球運動的解釋
也稱“冰上曲棍球”。冰上運動項目之一。腳穿冰鞋,身着防護裝備,手持球杆在冰場上進行的一種球類運動。球場四周有木制界牆。球杆分普通杆和守門員杆。球以硬塑膠制成。比賽分兩隊,每隊六人,分别擔任守門員、前鋒、中鋒、後衛。以球杆擊球入對方球門,多者為勝。比賽分三局,每局二十分鐘。
詞語分解
- 冰球的解釋 由六人一隊的兩個球隊在冰球場上進行比賽的運動,隊員穿冰球鞋用冰球棍把球打入對方球門得分詳細解釋亦稱“ 冰上曲棍球 ”。一種冰上運動。球用硬橡膠做成。比賽時隊員分兩隊,穿冰鞋在冰場上滑行,用下端彎曲的
- 運動的解釋 ∶運行轉動因天時而行罰,順陰陽而運動。;;《新語》 ∶運用夫宰相運動樞極。;;《後漢書》 ∶物體位置不斷改變的現象直線運動 ∶可促進身體健康的身體活動排球運動 ∶向群衆公開宣揚某種思想、見解、主義的
網絡擴展解釋
冰球運動是一種結合滑冰與曲棍球技巧的集體競技項目,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形式
冰球(Ice Hockey)是以冰刀和冰球杆為工具,在冰面上進行的團隊對抗運動,兩隊各6人(含守門員)通過帶球、傳球、射門等方式争奪得分,最終以進球數定勝負。因其規則與曲棍球類似,也被稱為“冰上曲棍球”。
2. 起源與發展
現代冰球起源于19世紀的加拿大,由英國留學生W·F·羅伯遜将曲棍球與北美土著運動“拉克羅斯球”結合改良而成。1924年被列為冬奧會正式項目,現為加拿大國家冬季運動。
3. 比賽規則
- 場地:标準冰場長60米、寬30米(冬奧會為60×26米),分守區、中區、攻區三部分;
- 時間:比賽分三局,每局20分鐘,得分多者勝;
- 對抗特點:允許合理身體沖撞,但禁止危險動作,需穿戴全套護具(頭盔、護頸、護腿等)。
4. 核心魅力
- 速度與技巧結合:運動員需高速滑行中完成急停、變向、控球等高難度動作;
- 團隊協作:強調戰術配合,如陣地進攻、防守反擊等;
- 觀賞性高:比賽節奏快,攻防轉換頻繁,平均每分鐘可發生1-2次射門。
更多細節(如犯規判罰、戰術類型等)可通過查看來源網頁獲取完整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冰球運動是一項受歡迎的體育運動,也稱為冰上曲棍球。它是在冰面上進行的團隊競技項目,每隊五名隊員參與比賽,目标是将球射入對方球門中得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 冰(水+冫),球(⺆+丶+丶)
來源: 冰球運動最早起源于加拿大,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開始流行。當時的學生們将冰上曲棍球運動帶到了室外冰場,後來逐漸演變成了現代的冰球運動。
繁體: 冰球運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沒有專門表示冰球運動的漢字寫法,因為冰球運動是近代才出現的體育項目。
例句: 昨晚我去看了一場精彩的冰球比賽,雙方隊伍表現出色!
組詞: 冰球比賽、冰球隊、冰球場、冰球裝備
近義詞: 冰壺運動、冰棍球運動
反義詞: 水球運動、足球運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