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f road surface)full of bumps and hollows;be bumpy and rough] 形容物體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他臉上坑坑窪窪的真難看
形容物體表面高低不平。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十一章:“滿地彈坑,都是填平了又炸,炸了又填,顯得坑坑窪窪。” 韓北屏 《非洲夜會·不巧的巧遇》:“我看到手臂上的肌肉凹下去,皮膚折皺……坑坑窪窪,顯然受過重傷。”
“坑坑窪窪”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1. 拼音與基本釋義
拼音為kēng kēng wā wā,形容物體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的狀态。其中“坑”指窪下去的地方,“窪”是凹陷的地方,疊詞形式加深了程度。
2. 用法與例句
3. 近義詞與反義詞
4. 擴展信息
如需更多例句或用法,可參考漢典或樂樂課堂等來源。
《坑坑窪窪》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用來形容地面或表面不平整、凹凸不平的樣子。它綜合了兩個詞的意義:坑坑表示地面上有許多凹陷的小洞,窪窪表示地面上有很多低窪的地方。
《坑坑窪窪》這個詞由“土”、“水”、“阜”、“阜”、“水”五個部首組成,共計12個筆畫。
《坑坑窪窪》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中,是中國古代漢字的創造與演變的産物。它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坑坑窪窪」。
在古代,「坑坑窪窪」這個詞的寫法有所不同。在《康熙字典》中,它的寫法為「ㄎㄥ1ㄎㄥ1ㄨㄚ2ㄨㄚ2」。
1. 這塊地地勢很不平整,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
2. 孩子們在坑坑窪窪的地面上玩耍得不亦樂乎。
1. 坑窪:形容地面凹凸不平。
2. 坑坑窪窪:形容地面異常不平整。
1. 凹凸不平
2. 崎岖不平
1. 平坦
2. 光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