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貼現的意思、貼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貼現的解釋

[discount on a promissory note] 以未到期票據向銀行通融資金,銀行扣取自提款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後以票面餘額付給持票人

詳細解釋

拿沒有到期的票據到銀行或錢莊兌現或做支付手段,并由銀行或錢莊扣除到期以前的利息,稱貼現。 姚公鶴 《上海閑話》:“惟間有持票者不及守候支票之屆期。拟先期向該錢店兌取現款者,持票人按照未到期之日數,扣還該店利息若幹日,名曰貼現。” 巴金 《談<秋>》:“他做的是所謂‘貼現’,這種生意隻要有本錢,賺錢也很容易。”《文彙報》1990.12.26:“這家公司區别于外資銀行之處,在于側重項目融資,搞大宗批發業務,如外彙貸款、外币票據貼現……外币大額存款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貼現是金融領域的重要概念,指将未到期的票據提前兌換為現金,或通過貼現率将未來現金流折算為當前價值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概念

  1. 票據貼現
    持票人将未到期的商業彙票(如銀行承兌彙票)轉讓給銀行或金融機構,後者扣除貼現利息後支付剩餘金額。例如,面額10萬元的彙票,若貼現率為5%,剩餘期限3個月,銀行扣除1250元利息(10萬×5%×90/360),支付98750元給持票人。

  2. 現值計算(金融學貼現)
    将未來資金按貼現率折算為當前價值,公式為:
    $$
    PV = frac{FV}{(1 + r)^n}
    $$
    其中,PV為現值,FV為未來價值,r為貼現率,n為時間周期。例如,5年後1500萬元收益按8%貼現率計算,現值為約1020萬元。

二、類型與流程

  1. 主要類型

    • 直貼:企業向銀行直接申請票據貼現。
    • 轉貼現:銀行間轉讓已貼現但未到期的票據。
    • 再貼現:中央銀行向商業銀行提供資金支持。
  2. 操作流程

    • 企業提交票據并申請貼現;
    • 銀行評估票據信用風險;
    • 計算并扣除利息,支付剩餘金額。

三、實際意義

  1. 對企業
    解決短期資金周轉問題,例如應收賬款未收回時提前變現,用于采購或支付工資。
  2. 對金融市場
    增強流動性,促進資金合理配置,銀行通過貼現業務獲取利息收入。

四、風險與注意事項

五、公式總結

通過貼現,企業可平衡現金流,金融機構則實現資金增值,體現了“時間價值”的核心理念。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貼現

貼現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包括“貼”和“現”兩個部分。

“貼”的拆分部首為手,筆畫為4畫;“現”的拆分部首為見,筆畫為6畫。

這個詞語來源于漢語中的口語和書面語,用來描述一種金融交易的行為。

繁體字中,“貼”在右邊添加了一個“敦”字,變成了“貼”。而“現”則保持不變。

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可以得知在古時候,“貼”字的寫法是将上部的“手”字稍微擴展,并在右邊添加一個“日”字。而“現”字的寫法也有一些不同,包括将右邊的“見”字改為“口”字等。

以下是一些關于“貼現”的例句:

1. 銀行經常對可流通的商業票據進行貼現。

2. 公司為了募集資金,将逾期未付的賬款貼現。

組詞:存貼現、貼現率、貼現行為、貼現門檻。

近義詞:折扣、貼息。

反義詞:溢價、加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