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國賓的意思、國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國賓的解釋

(1) [state guest]

(2) 一國的老臣。或指來朝的諸侯、來聘的卿大夫

筵國賓于牖前。——《周禮·春官·司幾筵》

(3) 新王朝對舊王朝後代的尊稱

昔武王克 商,封 夏後氏之後于 杞,封 殷氏之後 宋,若今 周後 介公。——《唐律疏議·名例》

(4) 接受本國政府邀請前來訪問的外國元首或政府首腦

詳細解釋

(1).指來朝聘的諸侯與孤、卿、大夫。《周禮·春官·司幾筵》:“筵國賓于牖前。” 鄭玄 注:“國賓,諸侯來朝,孤、卿、大夫來聘。” 孫诒讓 正義:“國賓,在王國則當為二王後;在侯國則當為他國之君來朝及王人來聘者。”《禮記·喪大記》:“君拜寄公、國賓于位。” 孔穎達 疏:“寄公,謂失位之君也。國賓,謂鄰國大夫來聘者。” 宋 王禹偁 《拟侯君集平高昌紀功碑》:“其來也薄,孰為貢珍;其往也厚,禮同國賓。”

(2).新王朝對舊王朝後裔的尊稱。 唐 楊炯 《後周宇文公神道碑》:“逮乎 微子 , 周 之國賓。降及 蕭叔 , 宋 之懿親。”

(3).應國家邀請前來訪問的外國元首或政府首腦。 朱6*《上白雲山》詩:“ 珠江 兩岸瓊樓現,淨掃門庭迓國賓。”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國賓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國賓是漢語詞彙中專指受主權國家正式邀請或接待的外國元首、政府首腦及具有同等規格貴賓的尊稱。該詞源自古代禮制體系,現代多用于外交場合,體現國家間的平等尊重與禮儀規範。

從詞源構成分析,“國”指代主權國家,“賓”本義為尊貴的客人。《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應本國政府邀請前來訪問的外國元首或政府首腦”。《辭海》(第七版)補充說明,國賓身份需經正式外交程式确認,通常伴隨鳴禮炮、檢閱儀仗隊等國家級迎賓禮儀。

根據國務院《關于外事接待工作的若幹規定》,國賓在中國享有特定禮遇标準,包括人民大會堂歡迎儀式、下榻釣魚台國賓館等安排。此類接待規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中有明确法律依據,确認國賓在華期間享有特殊保護與便利。

當代外交實踐中,國賓訪問多伴隨國事會談、聯合聲明籤署等正式活動。如外交部官網記載,2024年法國總統訪華期間,雙方就深化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系達成多項共識,此類訪問被官方媒體統稱為“國賓級外交活動”。

網絡擴展解釋

“國賓”一詞在不同曆史時期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古代諸侯與重臣
    最早指來朝聘的諸侯或受封的卿大夫。例如《周禮·春官·司幾筵》記載“筵國賓于牖前”,鄭玄注:“國賓,諸侯來朝,孤、卿、大夫來聘”。

  2. 新王朝對舊朝後裔的尊稱
    新政權建立後,常以“國賓”尊稱前朝後代,以示安撫。如周武王分封夏、商後裔于杞、宋兩地,延續其宗祀。

  3. 現代外交語境
    現多指接受本國政府邀請訪問的外國元首或政府首腦。例如釣魚台國賓館常用于接待此類貴賓。


二、詞源與演變


三、其他相關

如需查看更多曆史用例或現代外交實例,可參考《周禮》《唐律疏議》等典籍,或外交活動相關報道。

别人正在浏覽...

挨挨軋軋策事愁黯愁眉鎖眼慈眄存心養性膽小鬼燈傘雕繪定海三總兵冬烘椟匮發禮返樸還淳梵樹伏龍功謀官骸貴際歸宿鬼信桁梁灰埃繪卷呼籲叫價雞飛蛋打井樹禁棄錦衾積玩偈文累代了茑臝身洛陽生梅黃雨滅菌糢糊弄戲旁矚炰烋翹然起講罄筆難書清亮清趣侵撓親要山曲水钹退身完惜汙毀鹜角黍物極将返舞雩纖網夏雪斜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