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達旦。 清 大汕 《海外紀事》卷四:“蛟鼉潛寐不知醒,達曙忽睹三高崧。”
“達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字面含義
由“達”(到達)和“曙”(天剛亮)組成,字面意為“直到天亮”,即通宵達旦。例如清代文獻《海外紀事》中“蛟鼉潛寐不知醒,達曙忽睹三高崧”,即描述從夜晚到黎明的過程。
比喻義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提到其引申義為“困境即将解除,好事即将發生”,類似“曙光初現”的用法,但此釋義在其他來源中較少提及,可能屬于特定語境下的延伸。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籍原文。
達曙是一個漢字,意思是天亮,指太陽即将升起的時候。下面來詳細介紹一下達曙這個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達曙的拆分部首是辵(辶),表示走的意思。它的總筆畫數為14畫。
達曙是一個造字假借字,形聲字,意思由形旁(曰)和會意旁(足)構成。曰表示太陽的光芒,足表示初出的時候。合起來形成了達曙這個詞。
達曙的繁體字是達曙。
在古時候,達曙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目前通用的寫法與古時候并沒有太大區别。
1. 黎明前的達曙,大地上一片甯靜。
2. 日出時分,遠處的山巒被達曙的陽光染得金紅色。
達曙可以和其他字組成一些詞語,例如:初曙、曙光、曙發、曙色等。
天明、黎明,這些詞語都可以代替達曙表示“天亮”的意思。
暮色、夜幕,這些詞語和達曙相對,表示天黑的時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