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義的意思、本義的詳細解釋
本義的解釋
[original meaning; literal sense] 詞語的本來的意義,如“關”的本義是門闩,引申為合攏(關門)
詳細解釋
(1).遵循正義。《荀子·強國》:“ 禹 湯 本義務信而天下治, 桀 紂 棄義倍信而天下亂。”
(2).根本之義。指禮法之義。《漢書·韋玄成傳》:“ 相 ( 魏相 )奏 悼園 稱‘皇考’,立廟,益民為縣,違離祖統,乖繆本義。”
(3).本來的意義。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 黃山谷 名其尺牘曰刀筆,已非本義。” 魯迅 《花邊文學·漢字和拉丁化》:“每一個方塊漢字,是都有它的意義的,現在用它來照樣的寫土話,有些是仍用本義的,有些卻不過借音。”
詞語分解
- 本的解釋 本 ě 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藥)。無本之木。 事物的根源,與“末”相對:本末(頭尾;始終)。根本(根源;徹底;本質上)。 草的莖,樹的幹:草本植物。 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體。 原來:本來。本領。
- 義的解釋 義 (義) ì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正義。義不容辭。義無反顧。仗義直言。 合乎正義或公益的:義舉。義務。義憤。義演。見義勇為。 情誼:義氣。恩義。義重如山。 意思,人對事物認識到的内容:意義。含義。
專業解析
"本義"是漢語詞彙學中的重要概念,指一個詞語在最初被創造或使用時最原始、最基本的意義。它是詞義發展的起點和核心,其他含義(如引申義、比喻義等)通常是在此基礎上演變而來的。以下是詳細解釋:
-
定義與核心特征
- 原始性: 本義是詞語最古老的、有文獻可考的最初含義。它反映了造字或造詞時的原始意圖。例如,“兵”的本義是“兵器”(如《說文解字》:“兵,械也。”),後來才引申出“士兵”、“戰争”等含義。
- 基礎性: 本義是詞義體系的核心和基礎。詞語的其他意義大多是由本義通過引申、比喻、假借等方式派生出來的。理解本義是掌握一個詞語完整意義系統的關鍵。
- 具體性(常為): 許多詞語的本義比較具體、形象,與其所指代的事物或動作直接相關。例如,“走”的本義是“跑”(如《孟子·梁惠王上》:“棄甲曳兵而走。”),而非現代的“步行”。
-
與引申義、比喻義的關系
- 引申義: 是由本義直接或間接推演發展出來的意義。引申通常基于概念上的關聯(如相似、相關、因果等)。例如,“深”的本義指“從水面到水底的距離大”(水深),引申出“時間久”(深夜)、“程度高”(深情)、“顔色濃”(深紅)等義。
- 比喻義: 是通過比喻用法固定下來的意義。它基于本義所指事物的形象特征與其他事物的相似性。例如,“包袱”的本義是“包裹衣物的布包”,比喻義指“精神上的負擔”。
- 本義是理解引申義和比喻義的基石。區分本義和派生義對于準确理解古文和現代漢語詞彙都至關重要。
-
示例
- “向”: 本義是“朝北的窗戶”(《說文解字》:“向,北出牖也。”),引申為“方向”、“朝向”、“從前”等義。
- “元”: 本義是“人頭”(《左傳·僖公三十三年》:“狄人歸其元。”),引申為“為首的”(元首)、“開始的”(元旦)、“基本的”(元素)等義。
- “網”: 本義是“用繩線等結成的捕魚捉鳥的器具”,引申為“像網一樣的東西”(如“蜘蛛網”、“通信網”),比喻為“法律或制度”(如“法網”)。
-
研究本義的重要性
- 理解古籍: 古籍中許多詞語使用的是其本義或早期引申義,掌握本義是準确解讀古文的關鍵。
- 辨析詞義: 了解本義有助于區分多義詞的不同義項及其相互關系,避免誤解。
- 探究文化: 詞語的本義往往反映了古代社會的生産、生活、觀念等文化信息。例如,“社”的本義是“土地神”,引申出“祭祀土地神的場所”(社廟)、“祭祀土地神的活動”(社日)、“志同道合的組織”(社團)等,體現了古代農耕社會的信仰和習俗。
權威參考來源: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2016).《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該詞典在詞條釋義中通常會區分并标注本義)
- 何九盈, 王甯, 董琨. (主編). (2015).《辭源》(第三版). 商務印書館. (這部大型古漢語辭書特别注重探求字詞的本義及其源流演變)
- 許慎. (著).《說文解字》. (東漢時期編撰的字典,是探究漢字本義最權威、最基礎的著作之一,現代的各種古漢語字典多以其為依據進行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本義”是語言學中的一個術語,指一個詞語最初被創造時所表達的最原始、最核心的意義。它是詞義發展的起點,通常與具體事物或行為直接相關,而非通過引申、比喻等途徑産生的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1.本義的核心特征
- 原始性:本義是詞語誕生時的最初含義,例如“日”的本義是“太陽”(如《說文解字》:“日,實也,太陽之精。”)。
- 具體性:多指向具體事物或動作,如“兵”的本義是“兵器”(如“短兵相接”),後引申為“士兵”。
- 穩定性:本義在曆史演變中可能逐漸淡化,但通常不會完全消失,仍存在于古籍或特定語境中。
2.本義與相關概念的區别
- 引申義:由本義派生出的新意義。例如“道”本義為“道路”,後引申為“方法、規律”。
- 比喻義:通過比喻産生的意義,如“鐵”的本義是金屬,比喻義為“堅硬”(如“鐵石心腸”)。
- 基本義:現代最常用的核心義項,可能與本義一緻(如“山”),也可能不同(如“走”本義為“跑”,基本義為“步行”)。
3.如何考證本義?
- 字形分析:通過漢字結構推斷,如“休”由“人”和“木”組成,本義是“人倚樹休息”。
- 文獻佐證:參考古代典籍用例,如《詩經》中“關關雎鸠”的“關關”本義是鳥鳴聲。
- 對比同源詞:如“首”與“頭”本義相近,但“首”更早出現。
4.本義的實際應用
- 理解古文:掌握本義有助于解讀文言文,如“涕”本義是“眼淚”(非現代“鼻涕”)。
- 辨析詞義:避免混淆多義詞,例如“窮”本義是“盡頭”(如“窮途末路”),而非“貧窮”。
- 漢字教學:通過本義講解字形演變(如“網”的象形字),增強記憶。
示例總結
詞語 |
本義 |
現代常用義 |
走 |
跑(走馬觀花) |
步行 |
湯 |
熱水(赴湯蹈火) |
食物湯汁 |
聞 |
聽見(耳聞目睹) |
用鼻子嗅 |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詞語的本義考證或曆史演變,可參考《說文解字》《漢語大字典》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闇黮白楊刀觱篥弊骐勃發草字崇丘楚尾漼溰大伯爺當班潒潒淡水魚大盆地地級市敦敦反傷榑木敷顯犵豬合什懷瑜環堵蕭然幻異花桃混吾火輪三昧禍始胡威絹較對睫睫精騎幾悟攫取科貶況乎麟斾邏伺賣劍買琴耄荒眇麼默歎袍表遣悶球拍三姑神貴視微知着碩大無比嵩生搜腸潤吻痑軟天賦頭香油脫贈亡簪韋布問閲閑謗鸮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