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崇丘的意思、崇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崇丘的解釋

(1).高丘,高山。 晉 陸機 《赴洛道中作》詩之二:“振策陟崇丘,案轡遵平莽。” 唐 韓愈 《南山詩》:“嘗昇崇丘望,戢戢見相湊。” 明 劉基 《吊泰不華元帥賦》:“莽莽崇丘闃無人兮,天高聽遐。”

(2).《詩·小雅》篇名,有目無詩。 晉 束晳 曾作《補亡詩》六首,内有《崇丘》篇。 宋 黃庭堅 《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韻謹同韻賦之》:“儒館無它事,作詩配《崇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崇丘,漢語詞彙,本義指高大的山丘。《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高丘,高山”,其詞源可追溯至《詩經·小雅》中的篇目名《崇丘》。該篇屬“笙詩”,有目無辭,漢儒鄭玄注《毛詩》時認為“崇丘”象征“萬物得極高大”的自然景象。

從構詞角度分析,“崇”為形聲字,從山,宗聲,本義指山高,《說文解字》釋作“嵬高也”;“丘”為象形字,甲骨文像兩峰并立的山形,後泛指土山。《爾雅·釋丘》中将“丘”分為多種類型,其中“一成為敦丘,再成為陶丘,再成銳上為融丘,三成為昆侖丘”,可見古代對地形特征已有系統分類。

在文學運用中,明代劉基《吊祖豫州賦》中“涉淮泗之崇丘”的表述,即采用其本義形容地勢高峻。清代經學家郝懿行在《爾雅義疏》中特别強調“崇丘”與普通丘陵的差異,認為其特指“體形峻拔、氣勢雄渾”的特殊地貌。

該詞在古籍中另有引申用法,如《晉書·賀循傳》載“崇丘整館,必俟功祚”,此處“崇丘”作動詞,意為堆土築台,體現了漢語詞彙活用特點。現代漢語中多保留名詞性用法,常見于山水詩文及地理志書。

網絡擴展解釋

“崇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指高丘或高山,由“崇”(高大、崇敬)和“丘”(土山)組合而成。例如晉代陸機《赴洛道中作》中“振策陟崇丘”即描述攀登高山的情景。

  2. 《詩經》篇目
    出自《詩經·小雅》,但原文已失傳,僅有篇名。晉代束皙曾作《補亡詩》六首,其中包含《崇丘》篇,内容可能與贊頌高尚品德相關。


二、引申與文學意象

  1. 象征高尚境界
    部分現代解釋将其引申為崇高的精神境界或卓越品質,如形容人的品德修養或事物的卓越特質。
    注:此釋義多見于現代語境,古典文獻中較少直接使用。

  2. 文學中的自然意象
    古代詩文常用“崇丘”描繪壯麗山景,如韓愈《南山詩》“嘗昇崇丘望”通過高山意象表達對自然的敬畏。


三、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詩經》相關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矮奴百結徧覆布絞餐風咽露參政車軌呈示臣仕抽答觸鹿啜賺翠筠管錯崔訂補獨角方向舵鳳隻鸾孤傅着感帨工交工賊乖遇皇陂建事金本位濟世匡時羁望镢頭樂讬煉丹良工巧匠理策緑浦滿師密近命世明耀虐世批卷籤筒前因騎鲸青籥拳中掿沙辱國殄民蓐食三桓三王城上貨十輩詩書俟分誦弦同心一力巫馬無念崄難臔臔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