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草字的意思、草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草字的解釋

(1) [my name]∶舊時向對方介紹自己名字的一種謙稱

(2) [a Chinese character written in the cursive hand]∶草書,分章草與今草兩種

詳細解釋

(1).謂書寫草率的字。 宋 張師正 《括異志》卷三:“公遽以筆濡雄黃大書一草字。”

(2).謙言自己寫的字。《水浒傳》第三三回:“草字不恭,煩乞照察不宣。”

(3).即草書。漢字字體的一種。《新唐書·藝文志一》著錄 裴行儉 《草字雜體》。參見“ 草書 ”。

(4).對自己表字的謙稱。《儒林外史》第十回:“三公子道:‘先生貴姓,台甫?’那人道:‘晚生姓 陳 ,草字 和甫 。’”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論諷刺》:“‘哦,久仰久仰!還沒有請教台甫……’‘草字 闊亭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草”是漢語中構詞能力較強的多義字,其核心意義及引申用法在曆代辭書中均有系統記載。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該字主要包含以下五類釋義:

一、名詞性用法

  1. 草本植物總稱

    指莖部木質部不發達、植株較矮的植物類群,如《說文解字》釋為“草,草鬥,栎實也”,後擴展為草本植物統稱(《漢語大字典》第二版。現代用法如“青草”“草藥”。

  2. 代指非正式文書

    古代特指初拟的文書稿本,《廣雅·釋诂四》載“草,造也”,如“奏草”“草案”,此義項保留在現代漢語“草稿”一詞中。

二、形容詞性用法

  1. 粗糙或非正式屬性

含粗率、簡略之意,如《戰國策·齊策》中“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古代漢語詞典》注“草具”即粗劣食物。現代引申為“草率”“草創”。

三、動詞性用法

  1. 書寫起草行為

表文書起草動作,《南史·蔡景曆傳》載“召令草檄,景曆援筆立成”,現代漢語保留“草拟”“草書”等用法(《辭源》第三版。

四、方言及特殊語義

  1. 地域性引申義

部分地區指雌性家畜,如《爾雅·釋獸》疏“牝者曰草”,今山西、内蒙古等地方言仍用“草雞”“草驢”等表述(《漢語方言大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草字”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層主要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一、作為謙稱

  1. 自謙表字或名字
    舊時文人交往中,向他人介紹自己的表字(别號)或名字時,常用“草字”作為謙辭,表示自謙卑陋。例如:“在下草字文遠,請多指教”。

  2. 謙稱書寫内容
    在書信或題字時,用“草字”形容自己寫的字不夠工整,帶有謙遜之意,如“拙作草字,望勿見笑”。


二、指代書法字體

  1. 草書的别稱
    “草字”是漢字書法中草書的另一種說法,分為章草(漢代規範化的草書)和今草(魏晉後發展出的流暢連筆體)。例如唐代裴行儉著有《草字雜體》,專門研究草書技法。

  2. 字形特征
    草書以簡化、連筆為特點,書寫快捷但不易辨識,如王羲之的《十七帖》即為今草代表作。


補充說明:“草”字本義

“草”原指栎樹果實(皂鬥),後假借為草本植物統稱,引申出“粗糙”“草率”等義。其字形由“艹”(草)與“早”(聲旁)構成,楷書書寫時需注意草字頭兩豎高低錯落,下部“早”需緊湊。

若需進一步了解草書分類或謙辭用法,可參考書法典籍或古代禮儀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鳌釣巴臂巴氐八銮邊堡逼攻璧瑗撥亂濟時不階策數朝賀車削丑婆子初事楚梼翠幰代數旦宅打退堂鼓達尊雕栾绮節風媒花告蒇高擡貴手告揖高着眼官賦故宮禾黍好戲黑壓壓紅勒帛滉滉恢廓鼲鼠虎視鷹揚獎牌角圭驚悚急觞糾纏居然刻轹夔樂窺問諒宥能言快語萋斐窮竭起屋入深珊珊來遲沈然水石清華哇喇哇喇完複亡阙相地顯證銷殄小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