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月半的意思、七月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月半的解釋

指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舊俗于此日設祭超度亡故親人,稱盂蘭盆。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終制》:“若報罔極之德,霜露之悲,有時齋供,及七月半盂蘭盆,望於汝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七月半”是中國傳統節日,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及相關信息:

  1. 基本定義與别稱

    • 指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為七月十四),又稱中元節、鬼節,佛教稱盂蘭盆節。
    • 名稱差異源于文化融合:道教稱“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佛教則與“盂蘭盆會”超度亡魂的儀式相關。
  2. 曆史淵源

    • 最早可追溯至北齊時期,《顔氏家訓》記載七月半設盂蘭盆祭祀的習俗。
    • 上古時代已有祖先崇拜與秋祭傳統,後逐漸與佛道文化結合形成固定節俗。
  3. 主要習俗

    • 祭祀活動:焚香燒紙、供奉新稻米,表達對祖先的追思。
    • 民俗儀式:放河燈引導亡魂、祭祀土地神、夜間避免外出等。
    • 佛教儀式:寺廟舉行盂蘭盆法會,超度亡靈。
  4. 文化意義

    • 敬祖盡孝:通過祭祀傳承孝道,維系家族紐帶。
    • 祈福消災:部分習俗蘊含驅除病災、祈求平安的願望。
    • 自然感恩:初秋豐收時以新糧祭祖,體現對自然的敬畏。
  5. 注意事項

    • 傳統禁忌包括避免夜間晾衣、遊泳等,以防“陰氣侵擾”。
    • 現代多倡導文明祭祀,如以鮮花代替燒紙,減少環境污染。

七月半是融合祖先崇拜、佛教慈悲與道教信仰的複合型節日,核心精神在于“慎終追遠”,兼具文化傳承與人文關懷。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七月半的意思

《七月半》是一個民間傳說中的鬼節,在農曆七月的半個月時間。根據傳說,在這個時候,陰間的孤魂野鬼會回到陽間尋找溫暖,因此人們會為他們舉辦各種祭祀活動和傳統節日。這個傳說在中國和其他東亞國家相當普遍。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七月半》中的“七”這個字是由“一”和“丿”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筆畫數為二;而“月”字則是由“⺼”和“⺖”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筆畫數為四。最後的“半”字則是一個單獨的字,它的部首是“十”,筆畫數為五。

來源和繁體

《七月半》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民俗和宗教。在傳統的農耕社會中,人們相信鬼神的存在,并且認為七月是最容易接近陰間的時候。繁體字“七月半”的寫法為「七月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由于漢字的演變和變體的存在,漢字的寫法也有所不同。古時候,“七”字的變體有「柒」和「漆」;而“月”字的變體有「⽉」和「良」。而“半”字的變體則沒有發現較為常見的寫法變體。

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例句:今年的七月半,我們家舉行了一場盛大的祭祀儀式以招待祖先。

組詞:七月、半夜、七寸、半途、七彩。

近義詞:鬼節、鬼月、盂蘭盆節。

反義詞:正月、端午節、中秋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