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過且過的意思、得過且過的詳細解釋
得過且過的解釋
[muddle along;let things drift] 隻要勉強過得去就這樣過下去沒有長遠打算;敷衍地過日子,放任自流;也比喻工作不負責任,馬馬虎虎
詳細解釋
(1).謂但能度日,即勿他求。 元 無名氏《小孫屠》戲文第四出:“孩兒,我聽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過且過,出去做甚的?”後謂安于現狀,敷衍度日。 明 陶宗儀 《辍耕錄·寒號蟲》:“ 五臺山 有鳥,名寒號蟲……當盛暑時,文采絢爛,乃自鳴曰:‘鳳凰不如我。’比至深冬嚴寒之際,毛羽脫落,索然如鷇雛,遂自鳴曰:‘得過且過。’” 清 蔣士铨 《第二碑·尋詩》:“靜裡尋思,欠缺儘多,那得完全結局,為此得過且過,竟成槁木形骸。” 陳殘雲 《山谷風煙》第五章:“他對生活沒有什麼奢望,得過且過地熬日子。”
(2).指辦事馬虎。敷衍塞責。 毛6*澤6*東 《反對自由主義》:“辦事不認真,無一定計劃,無一定方向,敷衍了事,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詞語分解
- 得過的解釋 .猶得罪;獲罪。《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夫 數以酒失得過丞相,丞相今者又與 夫 有郄。” 宋 蘇轼 《代張方平谏用兵書》:“譬如人子,得過於父母,惟有恭順靜默,引咎自責,庶幾可解。”.得以通過
- 過的解釋 過 (過) ò 從這兒到那兒,從此時到彼時:過江。過賬。過程。過渡。過從(交往)。經過。 經過某種處理方法:過秤。過磅。過目。 超出:過于。過度(?)。過甚。過獎(謙辭)。過量(刵 )。過剩。過猶不及。 重新回憶過去的事情:過電影。 從頭到尾重新審視:把這篇文章再過一過。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幾過兒。 錯誤:過錯。記過。 功 過 (過) 用在動詞後表示曾經或已經:看過。用過。 用在動詞後,與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得過且過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得過且過”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dé guò qiě guò,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1.基本含義
指隻要勉強能應付當前狀況,便不再追求進步或改變,常形容人胸無大志、敷衍了事的生活或工作态度。其核心在于“苟且應付,缺乏長遠規劃”。
2.結構與詞義解析
- “得”:能夠、可以。
- “過”:度過、應付。
- “且”:暫且、姑且(非“而且”)。
整體為連動結構,“得過”與“且過”前後承接,強調“勉強維持現狀”的消極态度。
3.用法與語境
- 詞性:貶義詞,多用于批評敷衍、不負責的行為。
- 語法功能:可作謂語、定語、狀語。
- 例句:
- “你這種得過且過的做事态度,如何能讓上司信任?”
- “他總是抱着得過且過的心态,從不規劃未來。”
4.出處與演變
- 最早記載:元代無名氏《小孫屠》第四出:“怕家中得過且過,出去做甚的?”
- 後世引用:清代彭養鷗《黑籍冤魂》中也有相關用例,進一步強化其貶義色彩。
5.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敷衍塞責、苟且偷安、自暴自棄。
- 反義詞:精益求精、未雨綢缪、勵精圖治。
6.文化延伸
在英語中,類似表達有“live for the moment” 或“muddle along”,均體現“隻顧眼前,缺乏規劃”的含義。
該成語生動刻畫了消極應對生活的态度,提醒人們需積極進取,避免陷入敷衍度日的狀态。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得過且過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意思是指遇到困難或挫折時,采取消極、漫不經心的态度應對,不主動解決問題,維持現狀。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部首:彳,忄
- 筆畫:得(11畫),過(6畫)
來源: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了這個成語的典故。秦始皇巡遊至河南時,看到河南百姓過着安逸的生活,沒有特别明顯的問題和矛盾,他認為這是中國治理得當的一種表現。因此,他下令“得過且過”,不再征收更多的稅收來解決國家的問題。
繁體:
得過且過
古時候漢字寫法:
得過且過(在繁體字基礎上,将“過”字中的“寸”換成“土”)
例句:
他不願面對生活中的困難,總是采取得過且過的态度。
組詞:
- 得意洋洋
- 過眼雲煙
- 得道多助
近義詞:
對外推脫、敷衍了事
反義詞:
積極應對、勇往直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