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婚冠的意思、婚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婚冠的解釋

(1).婚禮和冠禮。《藝文類聚》卷二十引 南朝 齊 宗躬 《孝子傳》:“ 華寶 八歲, 義熙 中,父從軍,語 寶 曰:‘吾還,當營婚冠。’”

(2).指婚冠的年齡,喻年少。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勉學》:“世人婚冠未學,便稱遲暮,因循面牆,亦為愚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婚冠是漢語複合詞,由“婚”“冠”兩個禮儀概念組成,具有以下三層釋義:

一、本義指古代人生兩大儀禮

  1. 婚禮:男女結合的社會儀式,《禮記·昏義》載“昏禮者,将合二姓之好”
  2. 冠禮:男子二十歲行加冠之禮,《禮記·冠義》稱“冠者,禮之始也” 此義項見于《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第4卷第298頁,該辭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纂,收錄了古今漢語詞彙的權威解釋。

二、引申指特定年齡階段 古代将婚齡與冠齡并稱,《禮記·曲禮》有“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的記載。漢代鄭玄注疏時明确“婚冠”指男子二十至三十歲的人生階段,此說被《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3年版)采納。

三、禮制代稱 在《周禮·春官·大宗伯》中,“婚冠之禮”作為五禮(吉、兇、軍、賓、嘉)中嘉禮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着維系宗法制度的社會功能。該釋義可參考中華書局《周禮注疏》校勘本。

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及民俗學研究領域,當代《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将其标注為曆史詞,說明其使用語境已從日常用語轉為特定學術範疇。

網絡擴展解釋

“婚冠”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及曆史用法來理解,具體可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1.指婚禮和冠禮的合稱

2.現代用法中的象征意義

使用場景與辨析

若需進一步考證古典用法,可參考《藝文類聚》《顔氏家訓》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半日制學校備席逼截鄙談才性朝代尺兵鸱蹲釣渭吊影條狼氏防守瘋癫院封額傅益好謀黑馬候教環保蕙房醮辭咭哩咕哝镌黜孔聃棱岸利缰名鎖六醴樓船軍論道官率更令媒定暮月迫痛曝書見竹瑲瑲齊奴物親衛犰狳契意入房三同傷官纔然聲部生時識文斷字樹義态度台铉貪青談席天琛岧嶢鐵仙銅圍鐵馬危險先輩蕭關消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