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铉的意思、台铉的詳細解釋
台铉的解釋
猶台鼎。铉,鼎耳,以代鼎。鼎三足,有三公之象,故以喻宰輔重臣。《晉書·韓伯傳》:“ 王湛 門資台鉉,地處膏腴,識表鄰機,才惟王佐。”《魏書·元禧傳》:“太尉位居台鉉,在冢宰之上。” 唐 白居易 《贈杜佑太尉制》:“外領藩鎮,内參台鉉。積勤盡悴,迨過三紀。”《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或居台鉉,或處權衡。”
詞語分解
- 台的解釋 台 (①台⑤臺,⑥檯⑦颱) á 高平的建築物:亭台樓閣。 像台的東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燈台。 敬辭,用于稱呼對方或與對方有關的事物:台鑒。台甫。 量詞:一台戲。 台灣省的簡稱:台胞。台币。 桌
- 铉的解釋 铉 (鉉) à 古代舉鼎器具,狀如鈎,銅制,用以提鼎兩耳。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台铉”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比喻宰輔重臣或三公級别的官員。以下是詳細解釋:
1.字義解析
- 台:原指高平的建築物(如亭台),後引申為敬辭,或代指官職中的高位。
- 铉:本義為鼎耳,古代以鼎象征國家權力,鼎有三足,對應“三公”(古代最高官職),因此“铉”代指宰輔重臣。
2.詞義内涵
- 核心含義:比喻身居要職的官員,尤其是宰相或三公級别的重臣。例如《晉書》中“王湛門資台鉉”即指其家族顯赫,位列宰輔。
- 象征意義:以鼎的穩固與權力象征,強調官員的地位與責任。
3.文獻用例
- 《魏書·元禧傳》提到“太尉位居台鉉”,指太尉官職顯赫。
- 唐代白居易《贈杜佑太尉制》中“内參台鉉”形容杜佑身兼朝廷要職。
4.注意點
- 部分資料(如)提到“台铉”形容謙虛謹慎的品行,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文獻,可能為誤讀或引申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總結來看,“台铉”主要用于古代政治語境,強調官職的顯赫與重要性,需結合曆史文獻理解其具體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台铉
台铉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為“台”和“铉”。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台”字的部首是“口”,總共有5劃。
“铉”字的部首是“钅”,總共有11劃。
來源
台铉這個詞語是由曹操在《三國演義》中的一段話中創造的。曹操說:“台铉非常威武。”台铉意為威武、英勇。
繁體
台铉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臺鉉」。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曆史資料,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因此,台铉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寫法有所區别。
例句
他的勇敢無畏正是台铉的體現。
組詞
台铉并不常用于組詞,因為它本身已經是一個詞語的組合。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英勇、威武、勇猛
反義詞:懦弱、膽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