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含饴弄孫的意思、含饴弄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含饴弄孫的解釋

[to mouth malt sugars and dally with one's grandson——an old man enjoys life with no cares] 含着糖逗小孫子,形容老年人自娛晚年,不問他事的樂趣

後,吾但含饴弄孫,不能複關政矣。——《後漢書·馬皇後紀》

詳細解釋

含着饴糖逗小孫子。形容老人自娛晚年,不問他事的樂趣。《東觀漢記·明德馬皇後傳》:“穰歲之後,惟子之志,吾但當含飴弄孫,不能復知政事。” 宋 王禹偁 《賀冊皇太後表》:“問安侍膳,載趨 長樂 之宮;含飴弄孫,永鎮 顯親 之殿。” 清 周亮工 《書馮友将畫竹卷後》:“含飴弄孫,無事相對,以保此餘年,詎不大愉快哉!” 蘇曼殊 《送鄧邵二君序》:“復見二君含飴弄孫於桃花雞犬之間,不為亡國之人,未可知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含饴弄孫"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語,字面意為"含着饴糖逗弄孫兒",常用來形容老年人享受天倫之樂、安適悠閑的晚年生活。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釋義、出處及文化内涵進行詳細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指将東西放在口中不咽下。此處特指口中含着饴糖,體現悠閑之态。

  2. 即麥芽糖漿或軟糖,古代常見的甜食。《說文解字》釋:"饴,米糱煎也",指用麥芽熬制的糖漿。

  3. 意為逗引、戲耍,如"弄孫"即逗弄孫輩,表達親昵互動。

  4. 泛指孫輩子女,體現家族血脈延續。


二、成語出處與典故

此成語最早見于《後漢書·皇後紀上·明德馬皇後傳》:

東漢章帝欲封賞馬太後族人,太後婉拒曰:

"吾但當含饴弄孫,不能複關政矣。"

意為:"我隻需含着饴糖逗弄孫兒,不再過問朝政。"

馬皇後以此表明自己安享晚年、不涉權勢的态度,成語由此定型為退隱長者恬淡生活的象征。


三、引申義與文化内涵

  1. 天倫之樂的具象化

    通過"含饴"(物質滿足)與"弄孫"(精神愉悅)的結合,描繪傳統家庭中祖孫親昵的場景,反映儒家"敬老慈幼"的倫理觀。

  2. 理想晚年生活的隱喻

    象征卸去責任後的閑適狀态,與"頤養天年""兒孫繞膝"等詞互為映照,成為中華文化中幸福晚景的典型意象。

  3. 社會價值觀的投射

    古代農耕社會重視家族延續,"含饴弄孫"暗含對多子多福、世代同堂的向往,如《詩經·小雅》"宜爾室家,樂爾妻帑"一脈相承。


四、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含着饴糖逗小孫子。形容老年人閑適生活的樂趣。"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饴:麥芽糖;弄:戲弄。含着糖逗小孫子玩。指晚年悠閑的生活。"

  3. 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

    引《後漢書》典故,強調其"脫離政務、安享親情"的語境。


五、引用參考來源

  1. 《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原始文獻依據,可信度最高。

  2.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權威語文工具書,收錄成語釋義及書證。

  3. 《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

    商務印書館經典辭書,詳釋字源與用法。

  4. 王力《古代漢語》教材

    高校通用教材,解析古文詞義與文化背景。


"含饴弄孫"以具象的生活場景承載了深厚的文化意蘊,既是個人生命階段的詩意寫照,亦折射出傳統社會對家族倫理與生命圓滿的追求。其典故明确、語義凝練,曆經千年仍為漢語中表達晚年幸福的經典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

含饴弄孫(hán yí nòng sūn)是一個形容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字面含義


引申含義

形容老年人晚年生活悠閑自在,以陪伴兒孫為樂,不再為瑣事操勞。
例句:


語言特點

  1. 結構:連動式成語,含“含饴”與“弄孫”兩個動作;
  2. 語體:多用于書面表達,具古典色彩;
  3. 感情色彩:中性偏褒義,強調晚年生活的滿足感。

使用場景

適用于描述退休生活、家庭親情類文章,或表達對長輩晚年安適的祝願。
例如:“願您卸去繁忙,早日含饴弄孫,盡享天倫。”

若需更多例句或典故細節,可參考曆史文獻《後漢書》或成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寶跗褊隘川貨箪食瓢飲打轉的正凍死飯量飯蔬偾裂筕篖橫躺豎卧鴻疏黃履忽律豭喙家戒挢虔積氛凈盡譏平久直鞠迳具摺犒軍寇勢狂興款議逵途覽曆烙花留子厖褫眠花卧柳面南背北南雍女師遷就巧丸窮閨癯羸羣生上義神不收舍畬族倏忽之間術追瑣垣桃浪他他藉藉田啬夫跳戰渟瀯駝肩托腮徒友畏路溫濕狹邪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