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心鶴貌的意思、枭心鶴貌的詳細解釋
枭心鶴貌的解釋
比喻心惡貌善。 唐 元稹 《有鳥》詩之二:“有鳥有鳥毛似鶴,行步雖遲性靈惡……千年不死伴靈龜,梟心鶴貌何人覺。”參見“ 梟心 ”。
詞語分解
- 枭心的解釋 兇心;野心。 唐 張祜 《華清宮和杜舍人》:“兔迹貪前逐,梟心不早防。”《舊唐書·劉闢傳》:“ 劉闢 生於士族,敢蓄梟心,驅劫 蜀 人,拒扞王命。” 天寶宮人 《孽海花》第七幕:“ 日本國 ,本同種
- 鶴貌的解釋 .鶴的形貌。形容閑雅的儀态。 唐 元稹 《有鳥》詩之二:“千年不死伴靈龜,梟心鶴貌何人覺。”.形容老人白發蒼顔,體形瘦勁。 唐 鄭素卿 《西林寺水閣院律大德齊朗和尚碑》:“又命簡奉迎曰:鵝珠在冰雪
專業解析
"枭心鶴貌"是一個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漢語成語,用于形容人表裡不一、心口不一的虛僞狀态。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指外貌如鶴般清雅高潔,内心卻如枭(貓頭鷹)般兇狠狡詐,比喻人表面仁慈善良,實則陰險狠毒,強調外在形象與内在本質的強烈反差。該成語帶有鮮明的貶義色彩,常用于揭露僞善。
二、語源與字義解析
- "枭":
古指貓頭鷹,傳統中被視為兇鳥。《說文解字》釋為"不孝鳥",因其食母的傳說引申為"兇逆、殘忍"之意。如《詩經·大雅》"為枭為鸱"即以枭喻惡人。
- "鶴":
象征祥瑞、高潔,《詩經·小雅》稱"鶴鳴于九臯",道家文化中更被視為仙禽,代表超逸脫俗的品貌。
- "心"與"貌":
構成内外對比,"貌"指外在儀态,"心"指内在品性,凸顯表裡矛盾。
三、文化隱喻與使用場景
該成語通過"枭""鶴"兩種意象的極端對立,強化了道德批判:
- 社會批判:揭露僞裝善意的陰謀者,如《東周列國志》中"外飾忠厚,内懷枭心"的描述。
- 文學修辭:常見于古典小說對僞君子、陰謀家的刻畫,如形容權臣"鶴貌翩然,枭心深藏"。
- 現代引申:適用于批判職場、政治等領域中表面友善、背地算計的行為。
四、權威文獻佐證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明确釋義為"喻人外表仁慈,内心狠毒",列為經典成語條目。
- 《辭源》(商務印書館):
引明清小說用例,強調其"貌善心惡"的核心語義。
- 古代典籍用例:
雖非直接出處,但《莊子·秋水》"鸱枭嗜鼠"的枭性描寫,與《詩經》鶴意象共同構成文化認知基礎。
五、同義與反義參照
- 近義詞:口蜜腹劍、笑裡藏刀、佛口蛇心
- 反義詞:表裡如一、肝膽相照
參考資料(附權威來源鍊接):
- 《漢語大詞典》線上版 - http://www.hydcd.com
- 《詩經》釋讀 - 中華書局古籍庫 https://www.zhbc.com
-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九回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s://ctext.org
- 《辭源》第三版 - 商務印書館官網 https://www.cp.com.cn
網絡擴展解釋
“枭心鶴貌”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字面意義與比喻義
- 字面拆解:由“枭心”(枭鳥的兇惡心性)和“鶴貌”(鶴的優雅外貌)組成,字面指外表如鶴般溫雅,内心卻如枭鳥般狠毒。
- 比喻義:形容人外表和善斯文,内心陰險狡詐,即“心惡貌善”。
出處與用法
- 來源:出自唐代詩人元稹的《有鳥》詩:“千年不死伴靈龜,枭心鶴貌何人覺。”。
- 語法功能:多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示例與場景
- 示例:
如《有鳥》詩中描述的鳥,表面看似仙鶴般悠然,實則占據高位、暗藏攻擊性,隱喻某些人表面謙和,實則工于心計。
- 應用場景:
可用于文學描寫或日常語境中,批評僞善者或警示他人勿被表象迷惑。
近義詞與擴展
- 近義詞:笑裡藏刀、口蜜腹劍(但“枭心鶴貌”更強調外貌與内心的反差)。
- 反義詞:表裡如一、心口如一。
該成語通過動物意象的對比,生動刻畫了僞裝者的兩面性,兼具文學色彩與批判性,需結合語境靈活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
安貧樂賤頒宣八索悲恓變溫動物鼈臑兵銷革偃不經事癡絶赤心相待雠釋穿堂玳瑁簪代數學基本定理疊绮貳問泛恩鳳尾草副産物高寄怪戾官況歸帆哈昔泥橫帳焦熱浃髓淪肌集部禨鬼進據就逮就吏據亂世康熙闊疎聯延蓮掌料氣留成龍骧豹變巒峤敏辯内饋排患解紛清涼油辱門敗戶三刀上海市熟谙纾禍書樓私取俗阃貪着韬真田冊無瑕可擊小苛小桡霞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