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甕的意思、寶甕的詳細解釋
寶甕的解釋
傳說 帝喾 時 丹丘國 所獻的瑪瑙甕。後 舜 先“遷寶甕於 衡山 之上,故 衡山 之嶽有 寶露壇 ……又遷寶甕於 零陵 之上。 舜 崩,甕淪於地下。至 秦始皇 通 汨羅 之流為小溪,逕從 長沙 至 零陵 ,掘地得赤玉甕,可容八鬥以應八方之數,在 舜 廟之堂前。後人得之,不知年月。至 後漢 東方朔 識之, 朔 乃作《寶甕銘》曰:‘寶雲生於露壇,祥風起於月館。望三壺如盈尺,視八鴻如縈帶。’”事見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參見“ 寶露 ”。
詞語分解
- 寶的解釋 寶 (寳) ǎ 玉器,泛指珍貴的東西:寶貝。寶劍。寶物。寶藏(刵 )。國寶。財寶。珍寶。傳(俷 )家寶。如獲至寶。寶貴。 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寶座。登大寶(皇帝登基)。 敬辭,用于稱别人的,寶地。寶
- 甕的解釋 甕 (甕) è 一種盛水或酒等的陶器:水甕。酒甕。菜甕。甕城(圍繞在城門外的小城)。甕牖(弖 )繩樞(以破甕作窗戶,以草繩系戶樞。形容家裡窮)。 姓。 筆畫數:; 部首:瓦;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寶甕”是一個具有傳說色彩的古代器物名稱,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字義解釋
- “寶”:指珍貴、寶物,象征祥瑞或帝王權威。
- “甕”:小口大腹的陶制容器,用于盛水、酒等(、6、7均提到其形制與用途)。
二、傳說背景
根據多個古籍記載:
- 起源:帝喾時期由丹丘國進獻的瑪瑙甕,被視為祥瑞之物。
- 傳承:舜帝将其先後遷至衡山(建有“寶露壇”)和零陵,後因舜去世,甕沉入地下。
- 重現:秦始皇疏通汨羅江時,在零陵舜廟前掘得赤玉甕,可容八鬥,象征“八方之數”。東漢東方朔曾為此作《寶甕銘》,描述其與祥雲、仙境的關聯。
三、文化意義
寶甕在古代文獻中多被賦予政權正統性和天地祥瑞的象征,可能與祭祀、帝王功績相關。其材質(瑪瑙/赤玉)與數字“八”的對應,也體現了古代對自然與方位的崇拜。
四、注意事項
以上内容主要源自古代傳說,目前缺乏考古實物佐證。若需進一步研究,可查閱《史記》《水經注》等古籍原文,或關注相關考古發現。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寶甕(bǎo wèng)這個詞的意思是指裝有珍寶或貴重物品的大壇子或大罐。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寶(bǎo),右邊是瓦(wǎn)。寶的意思是貴重的東西,瓦表示甕的形狀。
寶甕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寶甕被廣泛用于儲存貴重物品,尤其是古代宮廷和寺廟中。
在繁體字中,寶甕的寫法是寶甕。繁體字在一些地區仍然被廣泛使用,尤其是在台灣和香港等地。
古時候漢字寫法中,寶甕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隻是筆畫的書寫方式略有不同。具體而言,寶的寫法是采用“3-1-1”的筆畫順序,而瓦的寫法是采用“3-1-3”的筆畫順序。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從寶甕中取出一把古劍,令人驚歎不已。
寶甕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彙,如寶甕奇珍、寶甕藏寶、寶甕珍馐等。
與寶甕相近的詞彙有寶庫、寶箱、寶塔等,它們都用來表示儲存貴重物品的容器。
反義詞方面,可以用普通容器、普通罐子等來表示與寶甕相對的意思。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幫助到您!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