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比較法測量電阻的儀器。最簡單的是滑線式惠斯通電橋,如圖所示。圖中ac為滑線電阻線,r0為已知電阻、rx為待測電阻。閉合電鍵k後,移動滑動觸頭d,直到電流計g中恰無電流通過時,b、d兩點等勢,電橋達到平衡,即得r0rad=rxrdc,rx=l2l1r0。
惠斯通電橋(Wheatstone Bridge),是一種用于精确測量電阻值的經典電路裝置。其名稱源自英國科學家查爾斯·惠斯通(Charles Wheatstone),他于1843年推廣并完善了這種測量方法。從漢語詞典角度可将其定義為:
惠斯通電橋
名詞
一種由四個電阻($R_1$、$R_2$、$R_3$、$R_4$)連接成菱形結構的電路。當電橋平衡時(即對角線間無電流通過),四個電阻滿足特定比例關系($frac{R_1}{R_2} = frac{R_3}{R_4}$),通過已知三個電阻值可精确計算未知電阻值。該裝置廣泛應用于電阻測量、傳感器信號檢測等領域。
惠斯通電橋由四個電阻臂、電源和檢流計構成(如圖1所示)。當電橋平衡時,檢流計示數為零,此時滿足:
$$ frac{R_1}{R_2} = frac{R_3}{R_4} $$
若已知$R_1$、$R_2$和$R_3$(或$R_4$),即可求出未知電阻值。這一原理基于基爾霍夫電路定律,平衡條件推導依賴于節點電流與回路電壓的守恒關系。
惠斯通電橋是一種經典的電路測量裝置,主要用于精确測量電阻、電容或電感等物理量。其核心原理基于電橋平衡狀态下的電壓差為零,通過調節已知電阻值來計算未知電阻。以下是詳細解釋:
惠斯通電橋由四個電阻(R₁、R₂、R₃、R₄)組成橋式電路,通常連接成菱形結構。電源接在兩組對角點之間,檢流計(G)連接另外兩個對角點。當檢流計顯示無電流時,電橋達到平衡狀态,此時滿足關系: $$ frac{R₁}{R₂} = frac{R₃}{R₄} $$ 若其中一個電阻為未知值(如R₄),可通過已知的三個電阻計算得出。
平衡條件:通過調節已知電阻使檢流計電流為零,此時電橋兩臂電壓相等,公式簡化為: $$ R₁ cdot R₂ = R₃ cdot R₄ $$ 例如,若R₄為待測電阻,則其阻值為: $$ R₄ = frac{R₂ cdot R₃}{R₁} $$ 這一過程避免了直接測量電流或電壓,減少了系統誤差。
非平衡應用:當電橋未平衡時,檢流計的電流變化可反映電阻微小變化,常用于應變片測量物體形變。
案考罷怯辨如懸河表觀镖客表章鬓蟬春流處心積慮存省調均惰力耳穴風門水口酆獄賦鵩腹稿犵狑梗阻貫華寒舍豪臣紅豔豔化轉回聲嚄嚄虎丘簡第檢守檢正官謹儉缙雲草廐副極問科鬥篆窺尋盔纓狼奔豕突燎荒流轉龍神馬壯鹿筋墨彩狃恩派力司配邊樵唱旗隊瓊廚金穴七耀癯弊三燕沙觜生戶收捕私言探覩掏換天罰香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