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國王的意思、國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國王的解釋

[king] 一國之長。古代稱諸侯封地為國,一國之長稱王。自漢以後,則以國王為最高封爵。宋、元又作為封號,清則改稱親王。現代某些君主制國家元首的一種名稱

詳細解釋

(1).封建王朝最高的封爵。自 漢 至 明 皆沿用。 宋 元 又以國王為封號。《後漢書·張衡傳》:“ 永和 初,出為 河間 相。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通典·職官十三》:“ 魏 黃初 三年,初制,封王之庶子為鄉公。其後定制,凡國王、公、侯、伯、子、男六等。”《通典·職官一》:“ 隋 有國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侯、伯、子、男凡九等。大 唐 國王、郡王、國公、郡公、開國郡公、縣公、開國侯、伯、子凡九等。并無其土,加實封者,乃給租庸。”《宋史·錢俶世家》:“ 雍熙 元年,改封 漢南國王 。四年春,出為 武勝軍 節度,改封 南陽國王 …… 俶 四上表讓國王,改封 許王 。”

(2).一國的君主。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河水一》:“王斂舍利,用金作鬥量,得八斛四鬥,諸國王、天龍神王各得少許,齎還本國,以造佛寺。”《宋書·夷蠻傳·天竺迦毗黎國》:“國王相承,未嘗斷絶,國中人民,率皆修善。”《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把那些外道普化得皈依正道, 波斯匿國 國王才落得個國治身尊, 波斯匿國 衆生才落得個安居樂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國王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一、基礎釋義

指古代或現代君主制國家中最高統治者的稱號,通常通過世襲繼承獲得統治權,掌握國家最高行政、軍事與司法權力。該詞源于中國古代“王”的稱謂,後用于翻譯西方“king”等君主頭銜。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1卷第753頁。


二、曆史語義演變

  1. 先秦時期

    “王”為周天子專屬稱號,如《詩經·小雅》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代表天命所授的天下共主。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0年,“王”字條。

  2. 封建時代擴展

    漢代後部分諸侯王、藩屬國首領亦可稱“王”(如“藩王”),但地位低于皇帝。至明清時期,“國王”漸成對域外君主的專稱,如《明史》載“琉球國王遣使來朝”。

    來源:《中國曆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國王”詞條。

  3. 現代語義

    現指君主立憲制或絕對君主制國家的元首,如英國國王、沙特國王等,其權力受憲法或傳統制約。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498頁。


三、文化内涵與權威性


參見: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
  2. 許嘉璐主編. 《中國古代禮俗辭典》.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1.
  3. 英國王室官方網站對君主立憲制的說明(www.royal.uk),2023年更新。

網絡擴展解釋

“國王”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但核心指代國家最高統治者。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指君主制國家中世襲或通過特定儀式确立的男性最高統治者,通常擁有國家主權象征地位,掌握政治、軍事和司法權力。例如歐洲中世紀的封建君主、古代中國的諸侯國君均稱國王。

  2. 詞源演變

    • 中文語境:“王”在甲骨文中象斧钺之形,象征軍事權威,後衍生為最高統治者稱號。西周推行分封制後,諸侯國君始稱“國王”。
    • 西方語境:英語“King”源自古日耳曼語“Kuningaz”,原意為部落首領,後發展為君主稱號。
  3. 權力演變

    • 古代:擁有絕對權力(如古巴比倫漢谟拉比王),部分文化中兼具宗教領袖身份(如古埃及法老)。
    • 中世紀:歐洲國王受封于教皇,權力受貴族制約;中國周代諸侯王需效忠天子。
    • 現代:多為君主立憲制下的虛位元首(如英國查理三世),僅保留禮儀性職能。
  4. 文化象征

    • 在文學作品中常代表權威與責任,如莎士比亞戲劇《李爾王》探讨權力與人性。
    • 撲克牌中的“K”圖案源自四位著名國王:查理曼(紅桃)、凱撒(方塊)、大衛(黑桃)、亞曆山大(梅花)。
  5. 特殊類型

    • 雙重君主:如英國國王同時擔任加拿大等英聯邦國家元首。
    • 選舉君主:曆史上波蘭國王曾由貴族選舉産生。
    • 宗教君主:沙特國王兼任“兩聖地監護人”伊斯蘭教職。

當前全球仍有16個國家保留國王稱號,主要分布在亞洲(如泰國、不丹)和歐洲(如挪威、西班牙)。現代國王更多發揮文化凝聚作用,其具體職權因憲政體制而異。

别人正在浏覽...

半坡遺址抱愧抃踴閟幄不遭時不着情層秀拆穿赪頩沉着東宮倉訛異藩嶽服斃複卒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鬼界鬼魅伎倆過諐乎爾繼晷焚膏進前禁呪雞孫酒辜絶妙好辭慨歎藍尾酒良辰吉日列绫羅綢緞縷金梅花菊甿隸悶癢瞑氛南溫帶拈破炮竹潛濡默被錢肆千丈怯口琴棋書畫秋場秋豫其魚鵲巢鸠據驅逆荏弱灑翰生梗適庶受寵若驚收押束股松溜鲐黃狪犬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