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芳的意思、徽芳的详细解释
徽芳的解释
盛德;美德。 南朝 宋 王韶之 《食举歌》之七:“鸣珩佩,观典章,乐王度,説徽芳。” 南朝 梁 陆倕 《以诗代书别后寄赠》:“议曹坐朝罢,尺板嗣徽芳。”
词语分解
- 徽的解释 徽 ī 标志,符号:国徽。校徽。帽徽。徽章。徽记。徽帜(?)。 美好的:徽号。 〔徽州〕旧地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歙县。简称“徽”,如“徽墨”。 系琴弦的绳,后用做抚琴标记的名称,古琴全弦共十三徽。 笔
- 芳的解释 芳 ā 花草的香气:芳香。芳草。芳菲(a.花草的香气;b.指花草)。芳馥。芳馨。芬芳。 喻美好的:芳名。芳龄(年龄,用于少女)。芳姿(美好的姿态,用于少女)。芳邻(关系融洽的邻居,用作敬辞)。流芳百世
专业解析
“徽芳”是一个古雅且带有褒扬色彩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美好的德行、声誉或懿范。以下从词典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构成及用法:
一、 本义解析
- “徽”的含义:
- 本义指绳索、琴弦的标记,引申为美好、善良、美善之意。如“徽音”(美好的声音)、“徽号”(美称)。
- 在“徽芳”中,“徽”取其美好、嘉美的引申义,用以修饰品德或名声。
- “芳”的含义:
- 本义指花草的香气,引申为美好的名声、德行、美誉。如“流芳百世”、“芳名”。
- 在“徽芳”中,“芳”取其美好的声誉、德行之意。
- “徽芳”的合成义:
- 由“徽”(美善)与“芳”(美誉/美德)并列组合而成,属同义复词,强调美好而值得称颂的品德、声誉或风范。它特指那些高尚、纯洁、值得效仿的道德情操和名望。
二、 引申义与语用特征
- 指代对象:
- 主要用于形容女性的贞洁、贤淑、美好的德行和声誉。这是其最典型的用法,尤其在古代文献中。
- 也可泛指值得称颂的道德楷模或声誉,但相对少见。
- 褒扬色彩:
- 该词带有强烈的褒义和赞誉色彩,常用于表彰、铭记或描述那些具有高尚情操和良好声誉的人(尤其是女性)。
- 书面语与古语:
- “徽芳”属于书面语,且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古典文献、诗词、碑铭或仿古语境中,用以表达庄重、典雅的情感。
三、 古籍例证
- 明代夏完淳《狱中上母书》:“痛生慈君兮托我于旁,诲我义方兮期我徽芳。” (此处“徽芳”指母亲期望他拥有美好的德行和声誉)。
- 清代钮琇《觚賸·圆圆》:“设使当日无将军,则吴氏之徽芳安在?” (此处“徽芳”指陈圆圆的美好名声或际遇)。
四、 总结
“徽芳”是一个古雅的褒义词,核心意义指美好而值得称颂的品德、声誉,尤指女性的贞洁贤淑之美德。它由表示“美善”的“徽”和表示“美誉/美德”的“芳”并列构成,强调德行的高尚与芬芳。该词主要用于书面语和古典语境,带有庄重、赞誉的感情色彩。
来源参考: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 “徽芳”词条释义及书证。
- 《辞源》(商务印书馆) - “徽”、“芳”字条释义及引申义分析。
- 夏完淳《狱中上母书》原文引用(见于《夏完淳集》或相关古籍汇编)。
- 钮琇《觚賸》原文引用(见于清代笔记小说集)。
网络扩展解释
“徽芳”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1. 基本释义
“徽芳”读作huī fāng,意为美德、盛德,常用于形容高尚的品德或德行。这一含义在古籍中多有体现,例如南朝诗人王韶之的诗句“鸣珩佩,观典章,乐王度,説徽芳”,以及陆倕的“议曹坐朝罢,尺板嗣徽芳”。
2. 字义分解
- 徽:本义为标志、符号(如国徽、校徽),引申为美好(如徽号),也特指徽州地区。
- 芳:原指花草香气,后比喻美好的名声或德行(如“流芳百世”)。
两字组合后,更强调道德层面的美好与典范意义。
3. 古籍与文学引用
该词多见于南朝诗文,常与礼仪、典章等庄重语境结合,体现对传统美德的赞颂。例如诗词中“清徽芳笔,梅魂冷、月影空描”一句,以“徽芳”暗喻文人的高洁品格。
总结
“徽芳”属古典雅词,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但在文学或特定文化场景中仍可表达对德行的推崇。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古籍用例,可参考《食举歌》《以诗代书别后寄赠》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阿领百宝万货邦栋逼涂壁中字不媿下学侧目而视出境毳饭打差打卦道籍饭匕帆腹芳规泛潋纷华傅粉郎古典文学瑰材规爲国技过谋糇粻阍侍霍铎见说蛟龙得云雨讦讼开印孔雀花賫书劳积雷暴罗囿末士默允袍甲批驳千奴共一胆秦香莲骑上扬州鹤荣愿上叶善谋沈带伸恳摄讋拾头颂钟速报司抬贴天理昭然推立枉尺嵬崿偎怜寤然五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