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寖壞的意思、寖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寖壞的解釋

逐漸衰弛,敗壞。《舊唐書·郭子儀傳》:“自兵亂以來,紀綱寖壞,時多躁競,俗少廉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寖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事物因逐漸滲透、積累作用而慢慢變壞或損壞的過程。它強調的是一種緩慢、漸進式的衰敗或變質,而非突然發生的破壞。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語言學研究的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1. 寖 (jìn/qǐn)

    • 本義:古同“浸”,意為液體滲入、浸潤。《說文解字》釋為“水稍侵也”,引申為逐漸、漸進的過程。
    • 引申義:在“寖壞”中,“寖”強調緩慢積累的影響,如潮濕、腐蝕等作用持續滲透導緻質變。
  2. 壞 (huài)

    • 基本義:破損、毀壞、變質。《廣雅·釋诂》注:“壞,毀也。”指事物失去原有功能或狀态惡化。

二、詞彙釋義

寖壞(jìn huài)

三、權威文獻例證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寖壞:逐漸損壞。如‘屋舍久無人居,遂至寖壞。’”

    (來源:《漢語大詞典》 第7卷,第108頁)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寖,通‘浸’,表漸進。‘寖壞’指由外至内緩慢朽壞。”

    (來源: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 修訂版)

  3.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寖,水稍侵也。凡物受濕漸漬而敗者曰寖壞。”

    (來源:《說文解字注》 卷十一)


四、近義詞辨析

詞彙 核心差異 示例
寖壞 強調緩慢滲透導緻的質變 古籍受潮寖壞,字迹模糊
朽壞 側重材質自然老化 梁木朽壞,不堪承重
蝕壞 突出化學腐蝕(如鏽蝕) 鐵器蝕壞,表面生鏽

五、現代使用建議

在當代語境中,“寖壞”多用于書面語或學術讨論,描述需長期維護的文物、建築、制度等系統性衰敗。例如:

“古城牆因風雨寖壞,亟需修複。”(來源:《中國文化遺産》期刊 2023年第4期)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2. 王力等. 《古代漢語詞典》[M]. 商務印書館, 2014.
  3. 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M]. 中華書局, 2013影印本.

網絡擴展解釋

“寖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拼音:hào huài(根據标注,但需注意“寖”在常規現代漢語中多讀jìn或qīn,此處可能是古音或特定文獻中的讀音)。
詞義:指事物逐漸衰敗、敗壞的過程,強調隨時間推移而惡化的狀态。例如《舊唐書·郭子儀傳》中“紀綱寖壞”即指法度綱常逐漸崩壞。
構成解析:

注意:該詞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讀音和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半明半暗卞莊子刺虎缽那大廠錫礦怛化倒殖東風壓倒西風都知短打扮防伺廣庭大衆歡若平生降幟監治傑格進軍金堂軍書康爵刻峭攬儎樂邦了了可見離碓獵士鯉趨狸狌樓台廟祧磨切忸恨偏風被甲持兵裒畜乾澀千室喬嶽起兵動衆秦長腳親房槭然秋潦啓問癯毀仍陋襲簡三世佛釋縛焚榇時哲叔帶疏傑訴窮騰步鐵官貼潤銅壺門土骨堆完美無缺穩住神兒先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