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來的薪棒。《宋書·武帝紀下》:“諸供給昔減半者,可悉復舊……其餘官僚,或自本俸素少者,亦疇量增之。”
“本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本俸”指本來的薪棒或基本俸給,即公務人員依法應領取的基礎薪資部分。英文對應為“basic salary”。
該詞最早見于《宋書·武帝紀下》,記載南朝宋武帝時期官員薪資調整的案例:“諸供給昔減半者,可悉復舊……其餘官僚,或自本俸素少者,亦疇量增之。”,說明古代官員的俸祿調整以“本俸”為基準。
在現代語境中,“本俸”特指公務員薪資結構中的基礎部分,通常與“專業加給”“津貼”等額外收入區分。例如台灣地區公務員薪資包含本俸、專業加給等,扣除保險等費用後實發金額可能較低。
該詞多用于正式文書或曆史文獻,日常口語中較少使用。需注意不同地區(如中國大陸與台灣)對“本俸”的具體定義可能存在差異。
《本俸》是一個漢字詞語,讀作běn fèng。
它的字義是指人們從事某種職業或工作所得到的工資、報酬。因此,可以理解為“工資”或“薪水”的意思。
《本俸》字由8個筆畫組成,包括兩個部首:左邊的“本”字是木字頭,右邊的“俸”是人字旁。
《本俸》是漢字的常見簡化字。它是由繁體中文演變而來,在簡化過程中減少了一部分筆畫。
在繁體中文中,《本俸》字的寫法為本鳳。鳳是鳥的一種,具有美好、吉祥的象征意義。
古時候,《本俸》字的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其中,“本”字是由三個部首構成,從左至右分别是“木”、“本”和“本”。而“俸”字是由兩個部首構成,從左至右分别是“宀”和“人”。
1. 他的本俸相當豐厚,因此生活過得很富裕。
2. 每月底,我們都會領到我們的本俸,作為對我們努力工作的回報。
3. 這份工作的本俸是根據工作經驗和技能水平來确定的。
本職、本事、本領、俸祿、俸俵、俸祿、俸祿、俸記等。
近義詞:薪水、工資、報酬、報酬金等。
反義詞:花費、開銷、支出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