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正的意思、督正的詳細解釋
督正的解釋
矯正;糾正。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音辭》:“吾家兒女,雖在孩稚,便漸督正之;一言訛替,以為己罪矣。”
詞語分解
- 督的解釋 督 ū 察看;監管:監督。督辦。督導。督察。督促。督師。督率(刬 )(亦作“督帥”)。督戰。督學。 責罰:督過(督察責備)。督責。 古代将官名:都督。督郵。督護。總督。提督。督撫。 筆畫數:; 部首
- 正的解釋 正 è 不偏斜,與“歪”相對:正午。正中(峮 )。正襟危坐。 合于法則的:正當(刵 )。正派。正楷。正規。正大光明。正言厲色。撥亂反正。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義。正氣。 恰好:正好。正中(恘 )
網絡擴展解釋
“督正”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ū zhèng,屬于書面用語,含義為矯正、糾正,通常用于指對他人的言行或錯誤進行規範或修正。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督:本義為監督、督促,引申為規範、指導。
- 正:指符合标準或正确方向,引申為修正、調整。
- 合義:通過監督或指導的方式糾正偏差,使回歸正軌。
2.使用場景
- 傳統語境:多用于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或師長對學生的教導。例如北齊顔之推《顔氏家訓·音辭》中提到,家長會在孩子幼年時“漸督正之”,及時糾正其語言發音錯誤。
- 現代擴展:也可用于工作、學術等場景中,如上級對下屬的督導,或團隊内部的規範管理。
3.相關例證
4.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匡正、矯正、督導、規正
- 反義詞:縱容、放任、姑息
“督正”強調通過監督和規範實現糾偏,既有權威性又有教育意義,常見于傳統教育或管理語境。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顔氏家訓》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督正》這個詞是指監督和糾正的意思。下面是對該詞的詳細解釋:
部首和筆畫:
- 部首:目部(目字旁)
- 筆畫:10畫
來源:
《督正》一詞的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文獻和文化。在古代,官員被授予督正之職,即負責監督和糾正下屬的行為,以确保工作的順利進行。
繁體:
《督正》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不會有任何改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文字的字形與現代漢字有所區别,但《督正》這個詞的字形并未發生太大變化。
例句:
- 領導必須督正員工的工作,以确保工作的質量。
- 督正制度是一種監督機制,可以有效解決問題。
- 這位教師用嚴格的要求督正學生的學習行為。
組詞:
其他帶有“督正”的詞語包括“督正制度”、“督正工作”、“督正職責”等等。
近義詞:
- 監督:監測、監察、審查
- 糾正:修正、矯正、糾偏
反義詞:
- 放任:放任、縱容、馳容
- 寬容:寬大、寬恕、包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