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素餐屍位的意思、素餐屍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素餐屍位的解釋

即屍位素飡。謂居位食祿而不做事。 漢 王符 《潛夫論·思賢》:“又不得治民效能,以報百姓,虛食重祿,素餐屍位。”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王毂》:“於時宦進,俱素餐屍位、賣降恐後之徒。” 明 朱鼎 《玉鏡台記·新亭流涕》:“焦思苦心當自勵,敢素餐屍位。”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錢南園》:“今諸臣皆素餐屍位,緻使豺狼遍野而上不知,安用諫官為哉?”參見“ 素餐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素餐屍位(sù cān shī wèi)是一個由“素餐”與“屍位”組合而成的成語,典出古代文獻,用于批判身居其位卻不履職盡責的行為。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解其義:


一、字義分解

  1. 素餐

    “素”本義指白色、無修飾,引申為“空、白”;“餐”意為吃飯。“素餐”即白吃飯、不勞而食。語出《詩經·魏風·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原諷刺貴族不勞而獲。

  2. 屍位

    “屍”指古代祭祀時代表神靈受祭的活人,僅坐受供奉而不行事;“位”即職位。“屍位”意為空占職位卻不理事務。源自《尚書·五子之歌》:“太康屍位,以逸豫滅厥德。”


二、成語本義與引申義


三、使用場景

  1. 批判官僚作風:形容公職人員渎職怠政。
  2. 職場問責:指員工敷衍塞責、徒有虛名。
  3. 社會現象諷刺:如機構臃腫、人浮于事等。

四、權威文獻佐證


五、近義與反義


“素餐屍位”以“白吃飯+空占位”的意象,深刻揭露了占有資源卻不作為的社會弊病,其典源可溯至先秦經典,曆代沿用至今,具有鮮明的警示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

“素餐屍位”是一個漢語成語,也常寫作“屍位素餐”,其核心含義為空占職位而不盡職,白拿俸祿卻不做事。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析:


一、詞義分解

  1. 素餐

    • 字面指“白吃飯”,引申為無功受祿。
    • 語出《詩經·魏風·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東漢毛亨注解“素”為“空”,即無功而食祿。
  2. 屍位

    • 原指商周祭祀中“屍主”(代神受祭的童子),雖居尊位卻靜止不動。
    • 後比喻占據職位卻不履職,如《說文解字》釋“屍”為“陳也,象卧之形”,引申為“居其位而不謀其政”。

二、成語出處


三、用法與語境


四、易錯點與辨析


五、示例與啟示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漢書》《潛夫論》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白法飽德薄祚寒門逼夾蔽甲不俊殘忍唱白臉闡證弛禁赤象醇俗大院斷壞放還汞齊蚣蝑搆閑恍如夢寐畫旨混阖活性炭假吏簡潔薦譽借路可矜蘭膏亮丑亮懷涼野律科麻搭蠻徭馬閑沒成梱美號沒事哏懵冒淼茫猕猴梯恁麼怒惡乾台樵豎怯八藝綦連輕楫三街六市瘮懔手巾嘶噪踏蘆渡江佃具土木八讬息握拳五輪八光左右兩點瞳人誣飾斜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