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鳥名。有兩說。《爾雅·釋鳥》:“皇,黃鳥。” 郭璞 注:“俗呼黃離留,亦名搏黍。”黃離留,即黃莺。 郝懿行 義疏:“按此即今之黃雀,其形如雀而黃,故名黃鳥,又名搏黍,非黃離留也。”《詩·周南·葛覃》:“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鳴喈喈。” 三國 魏 曹植 《三良》詩:“黃鳥為悲鳴,哀哉傷肺肝。” 趙幼文 校注:“《詩經·黃鳥篇》序:‘《黃鳥》,哀三良也。’” 唐 李白 《江南春懷》詩:“青春幾何時,黃鳥鳴不歇。” 清 方文 《送春日偕束茹吉等看牡丹分賦》:“卻喜紅英猶未落,況聞黃鳥且為懽。”
(2).《詩經·秦風》篇名。《左傳·文公六年》:“ 秦伯 任好 卒,以 子車氏 之三子 奄息 、 仲行 、 鍼虎 為殉,皆 秦 之良也。國人哀之,為之賦《黃鳥》。” 清 姚鼐 《詠古》:“上有《黃鳥》吟,下有寒兔顧。”
(3).《詩·小雅》篇名。《毛詩序》:“黃鳥,刺 宣王 也。” 朱熹 《詩集傳》則說是“民適異國,不得其所,故作此詩”。
“黃鳥”一詞的含義可從生物學和文學兩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結合多個權威來源綜合如下:
黃鳥學名Carduelis spinus,屬雀科金翅屬,是一種候鳥。
古籍中“黃鳥”存在兩說:
提示:若需具體詩句解析或鳥類圖譜,可查閱《詩經》注解或動物學資料。
《黃鳥》是一個漢字詞彙,意思是指一種黃色的鳥類。
《黃鳥》的部首是鳥(鳥),拆分成兩個部分。它的總筆畫數為11畫。
《黃鳥》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它經常出現在古代詩詞中,用來描繪鳥兒的顔色、形态和鳴聲。
《黃鳥》的繁體字為「黃鳥」。
在古代,漢字《黃鳥》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由「黃」和「鳥」組成。例如,可能會使用不同的字體或書寫風格。
1. 晨光中,一隻黃鳥飛過,把整個林間裝點得更加美麗。
2. 漫步在公園裡,我聽到了一陣悅耳的黃鳥歌聲。
1. 黃蜂
2. 鳥鳴
3. 鳥窩
4. 鳥類
1. 金鳥
2. 黃色的鳥
1. 藍鳥
2. 紅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