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裾的意思、冠裾的詳細解釋
冠裾的解釋
猶衣冠。 唐 韓愈 《量移袁州酬張韶州》詩:“暫欲繫船 韶石 下,上賓 虞舜 整冠裾。”
詞語分解
- 冠的解釋 冠 ā 帽子:衣冠。冠戴。冠蓋(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車蓋,借指官吏)。衣冠楚楚。 形狀像帽子或在頂上的東西:冠子。雞冠。樹冠。冠狀動脈。 冠 à 把帽子戴在頭上:沐猴而冠。 超出衆人,居第一位:冠軍。
- 裾的解釋 裾 ū 衣服的大襟。 衣服的前後部分。 筆畫數:; 部首:衤;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冠裾”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 含義:指衣冠服飾,代指人的儀表或整體裝束。
- 構成:
- 冠:指帽子,古時象征身份和禮儀(讀作 guān 時表示名詞“帽子”,讀作 guàn 時表示動詞“戴冠”);
- 裾:指衣服的前襟或後襟,泛指衣袍。
出處與用法
- 文學例證:唐代韓愈《量移袁州酬張韶州》詩中提到:“暫欲繫船韶石下,上賓虞舜整冠裾。” 此處“整冠裾”意為整理衣冠,體現莊重儀态。
- 引申意義:常用于形容人注重儀表或身份象征,如“襟裾馬牛”(比喻衣冠禽獸)。
補充說明
- 讀音争議:部分資料标注為 guàn jū(如、5),但結合“冠”的常用義(帽子),現代多讀作 guān jū。
- 古漢語特征:屬于偏書面化的表達,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若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韓愈詩文或古代服飾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冠裾
《冠裾》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男子華美的裝束。
拆分部首和筆畫
《冠裾》的拆分部首是“冖”和“衣”,總共有12畫。
來源
《冠裾》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指的是古代士人穿着華麗的帽冠和禮服。
繁體
《冠裾》的繁體字為「冠裾」。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冠裾」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基本形态仍然是冠在上,裾在下。
例句
1. 他身着華美的冠裾,儀态高貴,像個古代文士。
2. 在古代宮廷裡,隻有貴族才能穿着冠裾。
組詞
1. 冠帶:指華麗的頭飾和束帶。
2. 冠冕:指帽冠和禮服。
近義詞
華麗、絢麗、盛裝。
反義詞
簡樸、樸實、平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