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大道。 北魏 于子建 《武德郡建沁水石橋記》:“頗是一都之要害,實為三 魏 之逵道。” 唐 韓愈 《送陸歙州》詩序:“我作此詩,歌于逵道。” 清 吳兆骞 《五日觀競渡因憶楚荊》詩:“突豕彌逵道,封狐騁陌阡。”
“逵道”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逵道”讀作kuí dào,由“逵”(意為寬廣)和“道”(道路)組成,本義指寬闊的大道,也可引申為寬敞的地方(如廣場、廳堂等)。
二、字義解析
三、曆史用例
四、現代用法
可比喻寬敞的場所或重要通道,例如:
參考資料:綜合滬江詞典、查字典、漢語辭海等釋義。
《逵道》是一個漢字詞,由兩個部分組成:
1. 逵(Kuī)的拆分部首為⻍(辵),辵是“辶”(走之象形)的異體字,表示行走。
2. 道(Dào)的拆分部首為辶(辵),辶是走之象形,表示道路。
《逵道》的總體筆畫數為11畫,逵為4畫,道為7畫。
《逵道》的出處是《莊子·逍遙遊》:“逍遙遊者,可以無車馬之負擔,雖欲千裡不知其所之,騰者虛,舒者間,神而不形,形而不割,動而無形,白而不可彰,似兮若逡巡逵者,遠而不可返。”這段文字形象地描繪了逡巡逵者,即行走在小道上的人。
《逵道》的繁體字為「逵道」。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逵道的寫法并未出現明顯變化。
1. 他選擇了一條荒蕪的逵道去探險。
2. 這裡有許多幽靜的逵道,非常適合散步。
逵道的組詞有:逡巡、逍遙、道路、小道等。
逵道的近義詞有:小徑、彎道、曲徑、小巷。
逵道的反義詞有:大道、直路、快速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