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首要之事。《管子·立政》:“首事既布,然後可以舉事。”《戰國策·魏策三》:“攻 皮氏 ,此王之首事也。” 陳毅 《過太行山書懷》詩:“經濟重生産,首事減租息。”
(2).謂為首主持其事。《公羊傳·莊公元年》:“正月以存君,念母以首事。” 何休 注:“禮,練祭取法存君,夫人當首祭事。” 徐彥 疏:“言夫人當為首而營其祭事也。”
(3).指出頭主管其事的人或頭面人物。《老殘遊記》第二十回:“ 王子謹 同 老殘 坐了兩乘轎子,來到 齊東村 ,早有地保同首事備下了公館。” 王統照 《司令》:“因為辦差的人物,城裡派下來的委員,本局的局長、團長、鄉董、紳士、校長、商界的首事……都得打立正。”
(4).首先發難;首先倡導。《史記·陳涉世家》:“且 楚 首事,當令於天下。”《宋書·武帝紀下》:“ 彭 、 沛 、 下邳 三郡,首事所基,情義繾綣,事由情奬,古今所同。” 宋 葉適 《祭陳同甫文》:“嗚呼 同甫 !氣足蓋物,力足首事;天所畀也,孰可抑制!”《“五四”愛******動資料·學界風潮記》:“卒因 傅教長 之力争,撤回懲處首事學生之命令。”
(5).開始。 晉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史之所記,必表年以首事。”《宋史·河渠志一》:“皆以正月首事,季春而畢。”
“首事”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首要之事
指最重要的事務。例如《管子·立政》提到“首事既布,然後可以舉事”,強調首要之事确立後,才能開展後續行動。陳毅在《過太行山書懷》中也以“經濟重生産,首事減租息”表達對首要任務的重視。
主持其事
指作為領導者或主要負責人。如《公羊傳》中“念母以首事”,意為以主持者的身份處理事務。
頭面人物
指在事務中起主導作用的人。例如《老殘遊記》中“地保同首事備下公館”,此處“首事”即指當地有威望的負責人。
首先發難或倡導
強調率先行動或發起事件。如《史記·陳涉世家》記載陳涉起義時稱“且楚首事,當令于天下”,意為楚國率先起事,應成為天下表率。
開始
在部分語境中可引申為“開端”。例如《戰國策·魏策三》提到“攻皮氏,此王之首事也”,将攻伐皮氏視為行動的開始。
補充說明: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分析古典文本或特定曆史事件時仍需注意其多重含義。
《首事》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事情的起始、開始的大事。通常用來形容一個項目或事件的開端。
《首事》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首”和“事”。其中,“首”是頭部的意思,它的部首是“丷”,總共有四筆組成;“事”是指事情或事件,它的部首是“亅”,總共有一筆。
《首事》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甫田之什·蟋蟀》中。它的繁體形式是「首事」。
在古時候,漢字《首事》的寫法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然而,由于古代文字記載的變遷,我們無法獲得确切的古代寫法。
1. 這個項目的首事是确定目标和計劃。
2. 首事已經完成,我們可以開始着手實施了。
首要、首都、事務、事态、事故
開端、起始、開始、初始
結束、終點、結局、尾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