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位的意思、卑位的詳細解釋
卑位的解釋
低下的地位。 漢 劉向 《列女傳·魯黔婁妻》:“彼先生者,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於貧賤,不忻忻於富貴。”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 老子 莊周 ,吾之師也,親居賤職; 柳下惠 、 東方朔 , 達 人也,安乎卑位。” 唐 劉長卿 《送薛據宰涉縣》詩:“一從負能名,數載猶卑位。”
詞語分解
- 卑的解釋 卑 ē 低下,低劣:卑鄙。卑下。卑劣。卑微。卑怯。卑恭。地勢卑濕。卑以自牧(保持謙虛的态度以提高自己的修養)。 古同“俾”,使。 亢尊 筆畫數:; 部首:十; 筆順編號:
- 位的解釋 位 è 所處的地方:座位。部位。位置(a.所在或所占的地方;b.地位)。位于。 職務的高低:地位。職位。名位。 特指君主的地位:即位。篡位。 一個數中每個數碼所占的位置:個位。百位數。 量詞,常用于人
專業解析
"卑位"一詞在漢語中屬于書面用語,其核心含義可以從字義和引申義兩個層面理解:
一、 字面本義:低矮的位置
- "卑" 的本義指地勢低窪、位置低下。《說文解字》釋為:"卑,賤也。執事者。" 段玉裁注:"古者尊右而卑左,故謂貶秩曰左遷。引申之,凡下皆曰卑。"。
- "位" 指位置、方位、處所。
- 因此,"卑位"最直接的含義就是指地勢低窪之處或處于較低的位置。例如:"草木生于卑位。"
二、 引申義:低微的地位或身份
- 這是"卑位"在現代漢語中最常用和核心的含義。由"位置低下"引申指人在社會等級、官職、階層中所處的低下、卑微的地位或身份。
- "卑" 引申指地位低微、卑賤、謙恭。
- "位" 指職位、地位、身份。
- 組合起來,"卑位"指低微的官職、卑微的社會地位或身份。例如:"身居卑位"、"甘居卑位"、"不以卑位自輕"。
"卑位"是一個名詞性短語,主要包含兩層含義:
- (本義)低下的位置: 指物理空間上的低窪之處或較低的位置。
- (引申義)卑微的地位/身份: 指人在社會關系、官職體系中處于低下、不顯赫、不尊貴的等級或位置。這是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最常用和核心的意義。
常見搭配與語境:
- 身居卑位
- 甘居卑位
- 處于卑位
- 不以卑位自輕 (強調不因地位低而輕視自己)
- 位卑未敢忘憂國 (化用成語,強調即使地位低微也心系國家)
來源參考:
- 釋義核心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 字源及引申義參考:《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說文解字注》,段玉裁。
- 用法示例參考:經典文學作品及常見成語、熟語。
網絡擴展解釋
“卑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低下的地位或職位,常見于古代文獻和文學作品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bēi wèi(注音:ㄅㄟ ㄨㄟˋ)
- 詞義:指身份、官職或社會階層較低的位置,常與“尊位”相對。例如《儒林外史》中提到“屈在卑位”,即表達對才能被低估的惋惜。
二、出處與例句
-
古代典籍:
- 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柳下惠、東方朔達人也,安乎卑位。”
此句以柳下惠、東方朔為例,說明賢者甘居低位卻不失豁達。
- 劉向《列女傳·魯黔婁妻》:“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貧賤。”
強調安于卑微地位而不怨天尤人的人生态度。
-
詩詞引用:
- 唐代劉長卿《送薛據宰涉縣》:“一從負能名,數載猶卑位。”
表達懷才不遇、長期處于低位的情感。
三、用法與延伸
- 語境:多用于描述官職、社會地位或謙稱自身處境,如“甘居卑位”“屈居卑位”。
- 近義詞:賤職、低位、微職
- 反義詞:尊位、高位、顯職
四、現代關聯
如今“卑位”較少用于口語,但在文學、曆史讨論中仍可見,如分析古代官制或人物境遇時。例如,研究顔真卿書法作品《送劉太沖叙》時,需結合“卑位”一詞理解文中人物關系。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背景,可參考《漢典》《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百家争鳴暴豪襃女潮戶朝種暮獲喘月棰毆處之泰然翠發淡雅雕雞庉庉遁名飛飛風風火火封建主義趺萼怪妖閨範害發貉子合骨紅日三竿華燈緩征昏喪渾屯見微雞距金薄敬賢下士攫挐開放抗棱溘喪空洞洞诳告老奴兩姨莅莅龍鼎鹿角膠輪騑虐暴慓疾皮薦秋收冬藏鳅鰕穰歲散攤子社稷器屬郡胎誨探本天力推襟宛馬婉言謝絕瓦殶相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