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懷寶迷邦。《晉書·董京傳》:“ 楚 乃貽之書,勸以今 堯 舜 之世,胡為懷道迷邦。”參見“ 懷寶迷邦 ”。
“懷道迷邦”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huái dào mí bāng,以下為詳細解釋:
指有才德的人隱匿自身才能,不願為國家效力。該成語與“懷寶迷邦”同義,均形容人雖有才幹卻選擇隱退,不願出仕。
出自《晉書·董京傳》:
西晉隱士董京才華出衆,但常年流浪街頭。官員孫楚寫信勸他:“當今是堯舜之世,為何要‘懷道迷邦’(藏才不仕)?”董京以詩婉拒,表明淡泊名利的态度。此典故成為成語來源,表達對隱士選擇的描述。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晉書》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懷道迷邦》這個詞是指懷有對道路迷茫的國家或地區。它承載着迷茫、困惑和希望找到正确道路的情感。
《懷道迷邦》的部首拆分為:忄、辶、阝,共計13個筆畫。
《懷道迷邦》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出自第四十回。它形象地描繪了賈府家族衰落的過程,也象征着當時的社會現象。
《懷道迷邦》(繁體字)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懷道迷邦》的古漢字寫法為「懷道迷邦」。
1. 他的國家正處于一個懷道迷邦的時期。
2. 這個社會充滿了懷道迷邦的人們。
懷道、迷茫、邦國
迷茫之國、道路迷失之地
明辨道路之邦、明晰之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