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數學名詞。謂從大漸差而小。《九章算術·衰分》:“衰分以禦貴賤禀稅。”
“衰分”是中國古代數學術語,主要用于描述按比例遞減的分配方法。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衰分”指從大數逐漸等差減少到小數的分配方式。其核心是通過設定遞減比例(即“衰分比”),将總量按等級差異分配給不同對象,常見于賦稅、物資分配等場景。
曆史來源
該詞最早見于《九章算術·衰分》一章,原文提到“衰分以禦貴賤禀稅”,表明其用于解決等級化的稅收或資源分配問題。
讀音與多義性
應用實例
如《九章算術》中的案例:甲、乙、丙、丁四人按40%的衰分比分配糧食,甲得100石,乙得60石(100×60%),丙得36石(60×60%),丁得21.6石(36×60%)。若已知丙分得36石,可通過逆推計算總量和衰分比。
數學表達
設衰分比為 ( r ),分配序列為等比數列,通項公式為:
$$
a_n = a_1 cdot r^{n-1}
$$
其中 ( a_1 ) 為首項,( r ) 為公比(即衰分比)。
衰分是中國古代數學中基于比例遞減的分配方法,兼具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體現了早期數學在解決社會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衰分》是一個漢語詞語,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狀态逐漸衰弱、衰退,失去往日的光彩和力量。
《衰分》的部首是衣(yī),總筆畫數為10。
《衰分》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說文解字》。在《說文解字》中,将“分”解釋為“耄也”(指老年衰弱),與“衰”合并形成了“衰分”這一詞彙。
《衰分》的繁體字為「衰分」。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寫法可能存在一些差異,但字義相同。古時候筆畫的順序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基本保持一緻。
1. 他的健康狀況不佳,看起來衰分了。
2. 這家公司經營不善,業績連年下滑,已經衰分到了垂危的地步。
3. 這部電影的票房很不錯,但口碑差,衰分得很快。
衰亡、分崩離析、衰退、分化、分散、衰敗、分裂等。
衰弱、衰落、衰敗、疲憊、衰退等。
興旺、繁榮、健壯、昌盛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