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鬥膽的意思、鬥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鬥膽的解釋

(1) [I make bold;I venture;I am brave enough] 大膽;膽如鬥大

《世語》曰:“維死時,見剖膽如鬥大。”——《三國志·姜維傳注》

推諸葛之秤心,負 姜維之鬥膽。—— 胡曾《謝賜錢啟》

(2) 多用指膽大有勇氣

我鬥膽說一句,這是您的錯

詳細解釋

(1).大膽,多形容膽氣豪壯。語出《三國志·蜀志·姜維傳》“殺 會 及 維 ” 裴松之 注引 晉 郭頒 《魏晉世語》:“ 維 死時見剖,膽如鬥大。” 南朝 梁簡文帝 《七勵》:“至如牽鉤壯氣,鬥膽豪心……标威於 鴈門 之境,振旅於 龍突 之鄉。” 唐 胡曾 《謝賜錢啟》:“推 葛亮 之秤心,負 姜維 之鬥膽,内安宗廟,外卻蠻夷。”

(2).多作謙辭。 元 張國賓 《合汗衫》第一折:“小人鬥膽,敢問老爹妳妳一個名姓也。”《再生緣》第四三回:“晚生父子憂心極,鬥膽而來叩府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鬥膽”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ǒu dǎn,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鬥膽”形容人膽量極大,常作為謙辭使用,即在表達大膽意見或請求時,以示禮貌和尊重。例如:“我鬥膽提個建議”“鬥膽問一句”。


二、詞源與典故

  1. 曆史出處
    源自《三國志·蜀志·姜維傳》注引《世語》:“維死時見剖,膽如鬥大。”後唐代胡曾在《謝賜錢啟》中化用為“負姜維之鬥膽”,形容膽氣豪壯。
  2. 演變過程
    最初形容膽量過人(如姜維),後逐漸演變為自謙用語,表示“冒昧”或“大膽嘗試”。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說明


五、示例拓展

古文例句:
“内安宗廟,外卻蠻夷,非鬥膽不可為。” ——胡曾《謝賜錢啟》
現代用法:
“我鬥膽猜測,這個方案可能需要調整。”

如需更完整的釋義或例句,可參考權威詞典(如、3、5)。

網絡擴展解釋二

鬥膽是一個常見的詞彙,它的意思是勇于冒險或敢于嘗試。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可以拆分為部首“鬥”和“膽”,其中“鬥”的筆畫數是4,而“膽”的筆畫數是9。 “鬥膽”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小雅·斯幹》。在古代繁體字中,鬥膽的寫法沒有發生太大變化,仍然是用相同的漢字表示。 一些例句中可以使用鬥膽這個詞:他鬥膽提出了一個新的創意方案。請鬥膽向老師請教問題。我沒有鬥膽向他表白我的感情。 鬥膽的一些組詞包括鬥膽前進、鬥膽負責、鬥膽創新等。與鬥膽意思相近的詞有敢為、大膽和勇敢等。與鬥膽相對的詞有膽怯、畏縮和膽小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