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rnamental columns erected in front of palaces, tombs, etc.] 也稱“華表柱”。古代設在宮殿、陵墓等大建築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大石柱,柱身多雕刻龍鳳等圖案,上部橫插着雕花的石闆
(1).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納谏或指示道路的木柱。 晉 崔豹 《古今注·問答釋義》:“ 程雅 問曰:‘ 堯 設诽謗之木,何也?’答曰:‘今之華表木也。以橫木交柱頭,狀若花也,形似桔橰,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謂之表木,以表王者納諫也。亦以表識衢路也。’”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龍華寺》:“﹝ 洛水 ﹞南北兩岸有華表,舉高二十丈,華表上作鳳凰,似欲沖天勢。” 周祖谟 注:“華表,所以表識道路者也……古代建築前路邊每有石華表。”
(2).古代設在橋梁、宮殿、城垣或陵墓等前兼作裝飾用的巨大柱子。設在陵墓前的又名“墓表”。一般為石造。柱身往往雕有紋飾。 北京 ********* 前後的兩對,雕刻精美,是華表中傑出的代表作。 北周 庾信 《燕歌行》:“定取金丹作幾服,能令華表得千年。” 唐 杜甫 《陪李七司馬皂江上觀造竹橋》詩:“天寒白鶴歸華表,日落青龍見水中。”《古今小說·羊角哀舍命全交》:“四圍築牆栽樹,離墳三十步建享堂,塑 伯桃 儀容,立華表,柱上建牌額。”
(3).指房屋外部的華美裝飾。《文選·何晏<景福殿賦>》:“皓皓旰旰,丹彩煌煌,故其華表則鎬鎬鑠鑠,赫奕章灼。” 李善 注:“華表,謂華飾屋外之表也。”
華表是中國古代傳統建築中的重要标志性石柱,其含義與象征意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如今華表多見于曆史建築(如北京天安門),成為中華文明的文化符號,承載傳統精神與藝術價值。
華表從最初的民意收集工具發展為兼具裝飾與象征意義的建築,貫穿中國數千年的政治、文化變遷,是研究古代社會制度與藝術的重要載體。
《華表》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華”和“表”兩個字組成。
“華”字的部首是“十”,總共有十三個筆畫。
“表”字的部首是“表”,總共有八個筆畫。
《華表》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傳統建築中的一種石制建築物。華表通常作為建築物的裝飾物,有時也起到了指示方向的作用。
《華表》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華表」。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些差異。而《華表》這個詞在古時候的寫法為「華碑」。
1. 建築物前的華表十分壯觀。
2. 華表屹立在城市中心,給人一種宏偉的氛圍。
華麗、華美、表演、表面、表達
華麗、雄偉、宏偉、壯觀
平凡、普通、樸素、簡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