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厚德的意思、厚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厚德的解釋

(1).猶大德。《易·坤》:“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淮南子·氾論訓》:“故人有厚德,無問其小節。”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四》:“餘益德君,君真厚德人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五·成相國二世厚德》:“人稱其兩世厚德雲。”

(2).深厚的恩德。《漢書·淮南厲王傳》:“夫大王以千裡為宅居,以萬民為臣妾,此 高皇帝 之厚德也。” 三國 魏 曹植 《鹦鹉賦》:“蒙含育之厚德,奉君子之光輝。” 宋 蘇轼 《答漕使啟》:“敢緣厚德,尚許兼容。”

(3).謂施以厚澤。《國語·晉語二》:“故輕緻諸侯而重遣之,使至者勸而叛者慕,懷之以典言,薄其要結,而厚德之以示之信。”

(4).謂深深地感激。《三國志·魏志·袁紹傳》:“當今為将軍計,莫若舉 冀州 以讓 袁 氏。 袁氏 得 冀州 ,則 瓚 不能與之争,必厚德将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厚德"是漢語中承載中華文化精神的核心詞彙,其内涵可從三個維度闡釋:

一、字源本義 《漢語大詞典》定義"厚德"為"深厚的德行",《說文解字》析"厚"為山陵之厚,喻道德積累如地質層般堅實穩固。"德"在甲骨文中含"目視于途"之意,強調道德實踐與行為準則的統一性(來源: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

二、經典闡釋 《周易·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确立其哲學框架,指代包容萬物的博大胸懷。《尚書·周官》"德惟善政"則延伸出治國理政的實踐維度(來源: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注:"厚者,笃實積累之謂",強調道德修為的漸進性。

三、現代诠釋 教育部《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實施綱要》界定為"包含誠信、仁愛、責任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複合型道德體系"。當代語言學家陸儉明在《現代漢語詞彙學》中将其解析為"動态的道德建構過程,既含傳統義理,又具時代適應性"(來源:北京大學出版社《現代漢語專題教程》)。

該詞在語用層面呈現語義增殖現象,既保留"寬厚待人"的傳統語境(《論語·裡仁》德不孤,必有鄰),也衍生出"厚德載業"等商業倫理新解(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現代漢語用法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厚德”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hòu dé,其含義豐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厚德”指高尚的品德與深厚的道德修養,強調以誠信、寬容、正直的态度對待他人。核心在于心胸寬廣、重公輕私,不以個人得失為主。

二、詳細釋義

  1. 大德與修養
    指人的道德境界深厚,如《周易》中“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寓意人應效法大地,以寬厚之德包容萬物。

  2. 深厚的恩澤
    可形容對他人的重大恩惠,如《漢書》提及“高皇帝之厚德”,即指帝王對百姓的深厚恩德。

  3. 施以厚澤
    表示給予他人豐厚的關懷或資源,如《國語》中“厚德之以示之信”,強調通過施恩建立信任。

  4. 深切的感激
    古文語境中亦可表達對他人的深深感謝,如《三國志》記載“必厚德将軍”。

三、文化淵源

“厚德”源自儒家思想,與“載物”結合為成語“厚德載物”,被《周易》列為君子之德,現代常作為校訓或育人理念,強調以德為先。

四、現代應用

如今,“厚德”廣泛用于教育、社會活動等場景,形容人品行高潔或機構注重道德建設,例如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即取此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籍或例句,可參考《周易》《淮南子》等文獻,或查閱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八狄百思莫解包産到戶本議賓禮布谷殘喘草靡風行澈底埭岸戴憑經蹬腿疊羅漢耳環馮珧富發改序苟語刮拉官着候雁和面降避匠理皎潔加入節選既廪金瓠炯冷泂酌軍興法坎侯跨曆羸疾令緒靈友利薮馬道媒媪鳴漱末學新進木門南柯蟻赧怍啟路琴韻鋭往三相四線制扇面少年兒童舌端守将水電鼠拖腸跳欄頭子纖詭小經紀斜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