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ight] 明亮潔白,多形容月光
秋月皎潔
(1).明亮潔白。 漢 班婕妤 《怨歌行》:“新裂 齊 紈素,皎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南朝 宋 謝靈運 《怨曉月賦》:“浮雲褰兮收泛灧,明舒照兮殊皎潔。” 唐 李端 《和李舍人直中書對月見寄》:“嬋娟更稱憑高望,皎潔能傳自古愁。” 明 張居正 《賀瑞雪表》七:“始繽紛乎散絮,俄皎潔以堆瓊。” 茅盾 《一個女性》五:“風是這樣的軟軟,月色是這樣的皎潔,夜是這樣的靜默。”
(2).清白;光明磊落。 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玄冰未結,白雪不積,則青松之茂不顯;俗化不弊,風教不穨,則皎潔之操不别。” 南朝 宋 謝靈運 《日出東南隅行》:“美人卧屏席,懷蘭秀瑤璠。皎潔秋松氣,淑德春景暄。” 唐 顧況 《悲歌》之五:“新結青絲百尺繩,心在君家轆轤上。我心皎潔君不知,轆轤一轉一惆悵。”《花城》1981年第1期:“蓮花,多麼美好的名字!多麼皎潔的形象!”
“皎潔”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jiǎo jié,主要包含以下含義和用法:
本義
指(月光)明亮潔白,常用于形容夜晚月光的清亮與純淨。例如:
引申義
可比喻人的品格或事物的特質,表示清白、光明磊落。例如:
在姓名學中,“皎”象征光明磊落,“潔”寓意純潔高尚,組合後表示正直、聰慧與美好品德。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學拓展,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權威來源。
《皎潔》是形容物體明亮、潔淨的意思,一般用來形容光線明亮而清澈或者物體表面潔白無瑕。
《皎潔》的部首是⺣,拆分成兩個部分:⺣(白)和⺮(手),其中“白”是常見的漢字部首,表示與顔色與光亮相關的含義,而“手”部表示與操作、動作有關的含義。
《皎潔》的總筆畫數為14畫,其中“皎”(9畫)和“潔”(8畫)分别代表光亮和幹淨。
《皎潔》是古代漢語中的詞語,具有悠久的曆史。它一般用作形容詞。
在繁體字中,皎潔的寫法為「皎潔」。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皎潔》的古代漢字寫法為「皦潔」。其中,「皦」的上部分為「白」,下部分是「交」。而「潔」的古字形則為「潔」。
1. 他穿着一身皎潔的白衣,令人眼前一亮。
2. 月光照耀下,湖水呈現出一片皎潔的光芒。
1. 皎皎:形容月亮或光線明亮而美麗。
2. 潔白:形容物體幹淨而白皙。
3. 清潔:指去除污垢,保持幹淨整潔。
明亮、閃爍、清澈、明淨
陰暗、肮髒、灰暗、渾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