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包産到戶的意思、包産到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包産到戶的解釋

是指農戶以家庭為單位向集體組織承包土地等生産資料和生産任務的農業生産責任制形式。其基本特點是在保留集體經濟必要的統一經營的同時、集體将土地和其他生産資料承包給農戶,承包戶根據承包合同規定的權限,獨立作出經營決策,并在完成國家和集體任務的前提下分享經營成果、一般做法是将土地等按人口或勞動力比例根據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分給農戶經營。承包戶和集體經濟組織籤定承包合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是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是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産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包産到戶是中國農村改革初期推行的一項農業生産經營制度,指在保持土地集體所有制的前提下,将耕地按人口或勞動力承包給農戶,由農戶負責農業生産全過程,并承諾完成約定的産量指标。其核心是通過明确生産責任與收益分配關系,激發農民生産積極性。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詞語定義與制度内涵

  1. 承包關系

    集體經濟組織(如生産隊)作為發包方,将土地等生産資料分包給農戶,農戶作為承包方需履行合同約定的産量任務。剩餘農産品歸農戶所有,形成“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分配模式。

  2. 責任與權益

    農戶需獨立承擔生産投入(種子、肥料等)和田間管理責任,同時享有超額産量的支配權。若未完成承包産量則需賠償,體現“聯産計酬”原則。

二、曆史背景與政策演進

三、社會影響與意義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産黨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年。
  2. 國家農委:《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中發〔1982〕1號文件)。
  3. 國務院:《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2001年發布。

注:因部分政策文件無公開電子版鍊接,來源标注以權威出版物及官方文件名稱為主。

網絡擴展解釋

“包産到戶”是中國農村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制度,屬于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的核心内容,其含義和特點如下:

基本定義

包産到戶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堅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将耕地、生産任務等按戶(家庭)分配承包,農戶自主經營并承擔産量責任。具體表現為:

  1. 承包關系:農戶與集體籤訂合同,承包土地并承諾完成規定的産量、稅收和集體提留任務。
  2. 分配方式:超産部分歸農戶所有,減産則需賠償,即“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核心特點

曆史背景與作用

補充說明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相關法律文件或農村經濟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黯淡灘本親駁映采沐踩人蒼民尺椽片瓦癡頑老子畜置聰叡寸補大廓腞楯旛幟管閑事孤績故世含嬌鹖鳥洪瀾惶顧麾軍婚宦皛溔戒示解選棘盆久喪開支坎傺刊革靈帷力索螺蚌鹵瀉埋窆梅蘇潘園骈肩疊迹品色清平調圈禁如夢初醒澀道森嚴深輮攝性失塗受獎霜纨天開甜蜜同氣連枝銅雀硯煨熱項别骓相首香象絕流相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