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何有的意思、何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何有的解釋

(1).有什麼。《詩·邶風·谷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鄭玄 箋:“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 晉 潘尼 《贈陸機出為吳王郎中令》詩:“ 崐山 何有?有瑤有珉。”

(2).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難。《論語·裡仁》:“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 何晏 集解:“何有者,言不難。”《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貨,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漢 袁康 《越絕書·計倪内經》:“王審用臣之議,大則可以王,小則可以霸,於何有哉?” 晉 陶潛 《拟古》詩之一:“意氣傾人命,離隔復何有?”

(3).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憐惜、不愛重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惡,唯力是視, 蒲 人、 狄 人,餘何有焉?今君即位,其無 蒲 狄 乎!” 楊伯峻 注:“何有,古人習語,意義隨所施而異,此謂心目中無之也。”《呂氏春秋·知接》:“人之情,非不愛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有於君?” 清 侯方域 《重修顔魯公碑亭記》:“其視卿相王侯與其國封邸第,曾不若脫屣,而何有于亭?”

(4).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關。《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祁氏 私有讨,國何有焉?” 杜預 注:“言讨家臣,無與國事。”《左傳·哀公二十七年》:“若利本之颠, 瑤 何有焉?”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苟其人之惡,則於銘乎何有?”

(5).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顧慮、不在乎。《左傳·昭公元年》:“ 吉 若獲戾,子将行之,何有於諸 遊 ?” 楊伯峻 注:“言不必顧慮 遊氏 諸人。” 明 李贽 《與周友山》:“士為知己者死,死且甘焉,又何有于廢棄歟?” 魯迅 《熱風·反對“含淚”的批評家》:“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卻未必都如此不淨;倘竟如此不淨,則即使‘授受不親’後來也就會‘瞟’,以至于瞟以上的等等事,那時便是一部《禮記》,也即等于《金6*6*梅》了,又何有于《蕙的風》?”

(6).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得。《左傳·僖公十五年》:“獲 晉侯 ,以厚歸也;既而喪歸,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 杜預 注:“何有猶何得。”

(7).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不有。《文選·木華<海賦>》:“弘往納來,以宗以都。品物類生,何有何無?” 李善 注:“言諸品物以類相生,何所不有?何者而無?言其多也。”

(8).哪裡有,豈有。 漢 張衡 《西京賦》:“澤虞是濫,何有春秋?”《後漢書·賈琮傳》:“刺史當遠視廣聽,糾察美惡,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唐 韓愈 《與孟尚書書》:“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何有去聖人之道,捨先王之法,而從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 明 吳承恩 《贈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自仍歲之水也,洪濤冒夫城郭,而何有於田,何有於食,何有於租與賦哉!”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何有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何有”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漢語表達,其具體意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不同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何有”的核心含義是“沒有什麼”或“沒有的事”,常用于否定或拒絕對方的疑問。例如在回答質疑時,可用“何有”直接表達否定态度。

二、反問語氣中的引申義 在不同語境下,“何有”通過反問可表達七種含義:

  1. 表示不難
    《論語·裡仁》中“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意為“這有什麼困難呢?”
  2. 表示不憐惜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中“餘何有焉?”指“我怎麼會憐惜他們呢?”
  3. 表示無關
    如“何有于我哉?”(《論語》)表達“與我無關”
  4. 表示無所得
    陶淵明《拟古》中“離隔複何有?”暗含“離别後還能得到什麼?”的失落感
  5. 表示無所不有
    反問句式“何有不可?”可表達“有什麼做不到?”的全面肯定

三、使用場景

  1. 日常對話中委婉否定對方觀點
  2. 古典文學中增強反問語氣
  3. 哲學讨論中表達辯證思考(如《呂氏春秋》中的倫理探讨)

四、補充說明 該詞屬于古漢語習語,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但在解讀經典文獻時仍需特别注意其語境含義的多樣性。建議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其指向,例如《詩經·邶風》中“何有何亡”通過對比強調事物的有無關系。

可通過查字典網()或漢典()獲取更多古典例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何有

《何有》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表達疑問、不解或驚訝等情感。下面來詳細介紹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等相關内容。

拆分部首和筆畫

《何有》是一個由部首人(亻)和字頭呼(口)組成的漢字。它的筆畫數為9畫,分别是“丿、丶、㇏、亅、一”。

來源和繁體

《何有》是出自古代《詩經·大雅·綿》中的一句詩句:“何有不佚,室則有栖。”意為“什麼地方沒有荒涼,隻要有房屋就有安身之處。”該詩意喻人們應該珍惜已經擁有的東西,不要追求過高而忘記眼前。

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仍然是“何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有一種偏旁字“亥”與《何有》相同音,也有些文獻中将這兩個字混淆使用,但它們的意思并不相同。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何有》的例句:

  1. 他竟然放棄了這麼好的機會,你們說,何有不思進取的人啊?
  2. 面對眼前的景象,她不禁感到何有不可思議。
  3. 何有如此大膽的人,居然敢挑戰這個權威?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與《何有》相關的組詞有:“何苦”、“何等”等。近義詞包括:“為何”、“為什麼”。反義詞可以是“有何”或“無何”。

通過以上内容,我們了解了《何有》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