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疇,通“ 酬 ”。酬謝;用財物表示謝意。《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於是大封功臣二十餘人……輕重各有差”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魏書》載公令曰:‘追思 竇嬰 散金之義,今分所受租與諸将掾屬及故戍于 陳 蔡 者,庶以疇答衆勞,不擅大惠也。’”
(2).疇,通“ 酬 ”。應答。《晉書·摯虞傳》:“臣生長蓽門,不逮異物,雖有賢才,所未接識,不敢瞽言妄舉,無以疇答聖問。”
“疇答”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讀音為chóu dá,其含義需結合“疇”的通假用法來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酬謝財物
“疇”通“酬”,表示用財物表達謝意。例如《三國志·魏志·武帝紀》中記載,曹操分封租稅給部下時提到“疇答衆勞”,即用財物酬謝衆人的功勞。
應答、回應
“疇”亦通“酬”,指言語或行動上的回應。例如古籍中可能用“疇答”表示對他人言論的答複。
若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籍注疏類資料。
疇答(chóu dá)的意思是比喻通過心理手段去驅使對方回答。它一般用在戰争、談判等場合中,代表一種能巧妙引導對方回答問題的技巧。
拆分部首和筆畫疇答的部首是田(甲字旁),它的筆畫數目是11劃。
來源和繁體疇答這個詞的來源并不是很明确,可能是由古代漢字的寫法演變而來。它的繁體字形為「籌答」。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時候,疇答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些不同。現在我們使用的疇答是以簡化字為基礎,而在古代則使用繁複的字形。具體的古代寫法可能因時代和地區而有所差異。
例句1. 在談判中,他巧妙地使用疇答技巧,成功引導了對方回答關鍵問題。
2. 這位教授擅長疇答,總能從學生的回答中提取出重要信息。
組詞疇問(chóu wèn):指以特定的方式問題,刻意引導對方回答。
疇扣(chóu kòu):指通過誘導或策劃,使對方乖乖地回答問題。
近義詞誘導、引導、策劃
反義詞回避、躲避、拒絕
【别人正在浏覽】